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1年,我国成功的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根据入世规定和承诺,今年底我国将进一步开放国内的金融市场,允许外国商业银行进入中国。如何加快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步伐,提高其经营效率,增强竞争能力,以应对来自国内外同行的激烈竞争,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公司治理结构为我们研究商业银行的改革提供了一个非常有用的参考框架。本文就是在公司治理结构的框架内先后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讨论如何对我国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进行改革。
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公司治理结构的理论,证明合理的股权结构是取得的良好公司治理的必要条件,给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然后通过对国有商业银行治理中的产权问题的分析,指出它是导致国有商业银行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说明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的必要性。根据转轨时期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实际情况,本文提出采用阶段式的改革方式构建国有商业银行的有效治理结构,并对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促进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议。
本文从微观的角度分析了目前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的现状,通过与国外商业银行治理结构尤其是花旗和汇丰集团进行对比,剖析国有商业银行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指出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必须是在产权改革的基础上,从内部治理和外部监管两方面入手。
本文以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先驱——中国建设银行为例,通过建设银行的发展历程分析其改革前后的变化,并以2005年公布的年报说明它通过股份制改革并上市后取得的可喜成绩。
在理论分析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基础上,本文对完善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即通过股份制改革,促进股权结构合理化;在建立科学的公司治理制衡机制的基础上,强调把“价值管理”贯穿在公司治理的各个层面,尤其对内部治理中的激励机制和外部治理中的监管机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