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糖蛋白GPIbαKozak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you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基因易感性可增加脑血管血栓性疾病发病的危险性,研究探讨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ICVD)的相关性,可为ICVD的早期检测和防治提供分子遗传学依据。本实验通过研究青岛地区汉族人群血小板糖蛋白(Platelet Glycoprotein,GP)GP Ⅰbαkozak序列-5T/C基因多态性与ICVD的关系,从分子遗传学角度探讨单核苷酸多态性与ICVD关系。 方法:选取病例组109例(TIA32例,脑梗塞77例),对照组80例(健康对照组32例,其他病人对照组48例),运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PCR-SSP)扩增和基因序列测定技术检测等位基因多态性,比较各基因型的表达与ICVD的关系。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认为差别有显著性 结果:ICVD组的CC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4.507,P=0.034);ICVD组CC+TC基因型及C等位基因与两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ICVD亚组间的分析显示,脑梗塞组与两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且与健康组的差异更明显(PCC+TC=0.011,PC等位基因=0.005)。TIA与各对照组间CC+TC基因型及C等位基因频率均无显著性差别;C等位基因是ICV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8)。 结论:血小板GPⅠbα翻译启动位点的kozak序列多态性与ICVD相关,C等位基因与ICVD发病正相关,CC基因型是ICVD的可能致病因素,C等位基因是ICV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摘要】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到各个领域,其实现了各个产业的信息化与现代化,其中,微课的出现,为现代教育工作的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撑。在高中课程教学体系中,化学是基础学科之一,其所占据的地位是很重要的,为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与学习高中化学知识点,可充分利用好微课资源,以微课这一电子平台来丰富化学教学,从而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对此,本文就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展开了分析与研究。  【
PFMEA是用于制造行业工艺设计和生产制造过程的故障模式和影响的分析,是制造行业工艺人员在工艺策划、工艺设计及生产制造过程中实施质量预防的一种方法和工具。PFMEA的重要
期刊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信息凭借多种媒介免费共享,如何在互联网+教育模式下探求初中文言文诵读的方式已经迫在眉睫。本文尝试从初中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利用互联网软件平台激发学生诵读热情和利用互联网+教育模式培养学生诵读习惯等三个方面对初中文言文互联网+教育模式下的初中文言文诵读教学做初步探索。  【关键词】文言文诵读;互联网+教育;诵读习惯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期刊
目的:对腰椎退行性疾患手术后出现切口深部感染的病人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了解腰椎术后切口深部感染病人的致病菌分布情况,并且为腰椎术后切口深部感染病人的抗菌药物应用提供指导。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7年5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治疗的36例病人,均为首次因为腰椎退行性疾患接受切开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病人,术后发生切口深部感染,再次接受二次手术予以切开清创+持续冲洗手术治疗的患者。对腰椎术后发
肿瘤标志物以无创性和简便的优点成为肿瘤早期诊断和病情监测的重要指标。表观遗传学兴起为从该角度推动肿瘤分子标志物发展提供了可能。DNA甲基化是表观遗传学三个组成部分
目的:临床上肝脏的段、亚段、楔形切除以及肝段移植已广泛开展。第Ⅳ段可作为独立的移植供体,此外临床上也早有Ⅳb亚段成功切除的病例,因此进一步了解第Ⅳ段的解剖结构就显得非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