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旋翼植保无人机喷雾参数优化研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28次 | 上传用户:jjjdddl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保无人机施药技术的研究不同于地面植保机具,要使喷洒的农药效果发挥到最高,并且均匀地吸附在作物不同冠层结构的叶片上,不仅与植保无人机喷洒平台的稳定性、可靠性有关,还与喷嘴的雾化效果、雾滴粒径、无人机旋翼气流场、喷洒高度、喷洒速度、喷洒流量、作物特性、病虫害特点以及环境条件等有关。因此,本文选择市场上具有代表性的机型N-3型油动单旋翼植保无人机为研究平台,针对影响喷洒效果的参数(雾滴粒径、旋翼下洗气流场、喷洒高度、喷洒速度、喷洒流量等),开展航空专用离心喷嘴设计与雾化效果研究、旋翼下洗气流场风场宽度和风场大小研究、雾滴最佳沉积水平响应面模型研究,并结合作物病虫害特点与旋翼产生的气流效应,探索了旋翼下洗气流对水稻稻飞虱和小麦白粉菌动态分布的影响,初步明确了旋翼产生的气流稻飞虱和白粉菌具有一定的扰动作用;最后进行了喷嘴优化前后无人机田间喷洒农药防治病虫害对比试验研究。主要工作包括以下方面:1.研究了离心喷嘴雾化效果,并对离心喷嘴的结构进行改进,获得最佳入流方式。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离心喷嘴雾化效果更均匀平稳,转速和流量对离心喷嘴的雾化性能影响较大,雾滴粒径大小随着转速的增加而减少,随着流量的增加而增大,但流量对雾滴粒径的影响没有转速对雾滴粒径的影响显著。为获得良好的覆盖率,要求雾滴粒径为200 μm,此时对应的转速为6000 r·min-1。离心喷嘴雾滴沉积量在整个雾化区域内近似呈中空的圆锥台分布。雾滴的水平速度直接影响雾化的喷幅,单个喷嘴的喷幅可达2.5 m,因此喷嘴的安装间隔为2.5 m以内,根据不同的作业高度无人机喷幅可在5m以上。2.研究了 N-3型植保无人机低空飞行时旋翼气流场特性,获得了不同飞行高度条件下的旋翼风场数据。试验结果表明,模拟值与试验值基本吻合,在无人机飞行高度5~7m时,此时的风场宽度为6~7m,作物冠层的旋翼风速大于3 m·s-1,能满足末速度原则。3.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理论对施药机具的喷雾参数进行研究。以飞行高度、飞行速度、喷头流量等工作参数为影响因素,以雾滴在靶标上的沉积水平为目标函数,建立雾滴沉积水平的二次多项式数学模型,并分析模型的有效性与因子间的交互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对雾滴沉积水平影响大小依次为飞行高度、飞行速度、喷头流量;最优喷洒参数组合为飞行高度5.0 m,飞行速度3.7 m·s-1,双喷头流量1600 mL·min-1,此条件下的雾滴在靶标上的最大沉积水平为56.96%,且试验值与模型预测值相比相对误差在±7%以内。4.研究了水稻孕穗期雾滴穿透性情况。通过探索雾滴在作物不同部位的沉积分布规律和无人机不同作业高度时的雾滴飘移规律,明确了 N-3型植保无人机田间作业时实际作业参数。试验结果表明:N-3型植保无人机在水稻生长后期喷洒农药时,作业高度和横向喷洒幅度会影响雾滴在植株上下层的沉积量和分布均匀性。当外界风速小于3m·s-1时,气温25~30℃,相对湿度50.9~56.7%, N-3型植保无人机作业高度3~7m时,雾滴的飘移量主要集中在离喷洒区20m范围内,研究结果可为N-3型植保无人机田间施药过程中隔离带的划分提供参考。5.研究了 N-3型植保无人机作业对冠层稻飞虱和白粉菌孢子的动态分布影响。结果显示,无人机的飞行高度对稻飞虱虫口数量的分布有重要的影响,在旋翼气流的正下方区域无明显影响,但在离旋翼气流的正下方边沿区域2~10 m远的范围内,会使稻飞虱在作物冠层上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发生变化。在离旋翼气流的正下方边沿区域2~5m的作物冠层,稻飞虱数量减少,但在5~10m的范围内稻飞虱数量明显增多。气流扰动明显地增加了作物冠层上部的稻飞虱虫口数量分布,并且在一定范围内飞行高度越高、旋翼直径越大,影响的范围越广。在稻飞虱的防治中,建议先用无人机进行模拟喷洒飞行,使气流扰动作物冠层,稻飞虱将会从水稻下部逃离到其它地方,在冠层的垂直分布上会使上层增多,在喷洒时有利于提高防治效果。白粉病原菌孢子数量的释放与气流扰动的影响关系密切,在开始阶段孢子释放量较少时,无人机的旋翼气流对孢子的释放影响较小;随着孢子量的增多,小麦经过旋翼气流的扰动与没有经过气流扰动相比,气流扰动明显地增加了孢子的释放量,在小麦白粉病无人机喷洒防治中,为了减轻旋翼气流对孢子释放的影响,在病原菌孢子刚开始出现的2~3天内进行预防性喷施防治。6.研究了植保无人机田间施药对水稻稻飞虱和小麦白粉病防治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单旋翼油动无人机旋翼直径的大小,对稻飞虱防治效果无明显影响;但气流的扰动和喷嘴的选择对防治效果影响明显。在对水稻稻飞虱防治试验中,N-3型植保无人机使用优化后喷嘴的防治效果在施药后3天能提高稻飞虱防效5%左右。有气流扰动情况下施药的防治效果要优于无气流扰动处理的施药效果,能提高防治3%左右。在对小麦白粉病防治试验中,使用优化后喷嘴,无人机每公顷喷洒44%三唑酮SC 450g (每公顷登记药量),施药后第7天的防治效果55.1%,要优于优化前喷嘴的防效和减药20%和40%时的防治效果,并且每公顷减药20%的施药效果(46.6%)与背负式电动喷雾器的施药效果(45.6%)和优化前喷嘴的施药效果(47.9%)无明显差异。
其他文献
近年来,无人机凭借其结构紧凑、灵活度高、能提供多维度信息等优点,在军事民用领域,尤其是城市服务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在这些应用中,无人机的自身位姿信息准确获取是无人机
<正>一、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对山地、大陆漂移学说及板块构造学说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前一节课学生学习了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对内、外力作用的知识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但内力作
近些年来,伴随着飞行控制技术的飞速成长,民用无人机行业作为一个全新的领域收到越来越多企业和学校的重视。尤其在新世纪之后,各个国家不同公司争相推出拥有自身特色的无人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我们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了飞跃式提高,人性化、智能化、数字化的不断完善,一些传统手段无法解决、比较困难的问题得以解决,复
近年来,多旋翼飞行器凭借其机动灵活、VTOL、自主飞行等特性,在军用领域、农业领域和工业领域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飞行环境的不确定性与飞行任务的日趋复杂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原有的统计指标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已不适应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为了能使统计工作创新,文章从统计观念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手段创新等方面进行
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淮安市2010~2013年的水安全状况做出评价.结合淮安市具体情况和水资源状况,筛选符合要求的指标并建立评价体系,对各个指标的影响作出比较与分析,并合理预测
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它不仅能够展示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和水平,更重要的是通过制造促进学生思维的"兴奋点",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促进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
利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于2003~2005年在生长季对三江平原小叶章(Calamagrostis angustifolia)沼泽化草甸和毛果苔草(Carexlasiocarpa)沼泽地区CO2和CH4的排放通量进行野外
<正>2007以来,尽管总体上流动性过剩、社会资金较为充裕,但随着宏观政策趋紧,商业银行信贷规模、信贷投向和存贷比受到限制,部分行业、企业和个体经营户资金链紧张,进而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