氡及其子体吸入染毒小鼠肺及支气管组织病理损伤及其差异表达基因的研究

来源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hich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氡(Radon)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环境空气中的天然放射性惰性气体,在正常本底地区,人类所受到的天然辐射中,氡及其子体所致的剂量最大,占全部天然辐射剂量的50%,在一些地下矿井及使用含氡建筑材料装饰的居室内可以出现更高的氡水平。由于氡及其子体的特殊作用方式,支气管上皮基底细胞、粘液细胞及肺上皮细胞成为其重要的作用靶点,其衰变产生的α粒子会对靶细胞产生较强的生物学效应。吸入氡及其子体对人体的主要危害是引发肺癌,人类肺癌中有10%左右归因于氡及其子体的照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已经将氡及其子体划归为I类致癌因素。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氡及其子体危害认识的进一步加深,关于氡及其子体的生物效应、作用机制及防护对策的研究,逐渐成为全球范围内预防医学、公共卫生和环境保护界的研究热点。在本研究中,我们首先建立了氡及其子体吸入染毒的小鼠动物模型。在不同染毒剂量和不同时间点动态观察染毒小鼠肺及支气管的病理损伤。氡吸入染毒后24h内,小鼠肺组织中出现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气肿、水肿、渗出以及炎症细胞浸润等急性呼吸道损伤和炎症的表现。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各种类型病理变化的发生比例、范围和严重程度有增加的趋势。染毒结束后,随着饲养时间的延长,水肿和增生的发生比例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由早期以肺泡上皮细胞增生为主,逐渐演变为以肺间质细胞增生为主。肺泡毛细血管内血栓的发生率逐渐增高;染毒后90d出现了肺泡的萎缩和纤维化。整个实验中未见细胞的异型性改变。实验表明,氡及其子体沉积于呼吸道后,会引起肺及支气管组织的进行性损伤,其病理变化是外界因素(氡及其子体)和机体共同作用的结果,表现为急性炎症、损伤,肺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生及肺组织纤维化三个阶段的动态发展的过程,该过程与放射性肺损伤的病理变化相似。增生和纤维化是机体应对损伤性刺激的重要反应,过度的增生和纤维化可能是肿瘤发生的原因之一。氡及其子体在诱发肺及支气管损伤的过程中,可能涉及到众多相关基因的改变及功能的异常,这些基因的激活或抑制,协同或拮抗,将会影响病变的进程。本研究中分别以吸入染毒后不同时间段(<24h和90d)的小鼠为研究对象,采用抑制性差减杂交技术(SSH),分别构建了氡染毒后两个时间段的小鼠肺及支气管组织差异表达基因的cDNA文库。将差异表达的cDNA片段测序,结合同源性检索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初步功能分类。扣除重复克隆,染毒后24h内筛选组中有89个阳性克隆,染毒后90d组中有53个阳性克隆中插入的cDNA片段序列与已知序列有不同程度的同源性。这些序列主要编码以下几类蛋白:1.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相关蛋白;2.激酶及其相关蛋白;3.其他酶类;4.一些未知功能的蛋白或是从核酸序列推算出来的假想蛋白;5.其他还包括细胞骨架蛋白、纤维连接蛋白、通道蛋白、热休克蛋白、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编码产物等。筛选得到的基因中,有的可能参与细胞凋亡、周期调控、组织纤维化、免疫调节、细胞代谢及细胞间信号转导等过程。氡染毒小鼠肺及支气管组织差异表达基因的获得,为进一步研究氡致肺损伤及演变为肺癌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提供了实验依据。综合文献调研,在筛选得到的基因文库基础上,我们选择TGF-β、MAPK信号通路成员及Akt基因,利用分子生物学的相关实验技术,初步研究它们在氡吸入染毒不同剂量和不同阶段小鼠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TGF-β是目前公认的与放射性肺纤维化发生密切相关的细胞因子,它能促进成纤维细胞合成胶原纤维。MAPKs是存在于大多数细胞内的一系列丝/苏氨酸蛋白激酶,该通路激活后可参与细胞生长、发育及细胞间功能同步等生理功能,它主要包括JNK/SAPK、P38MAPK和ERK三条生化级联途径。Akt信号通路是体内的重要的生存信号通路,在人类的多种恶性肿瘤中均有p-Akt表达,p-Akt蛋白的水平与肿瘤的预后有关。染毒后24h内,小鼠肺组织中TGF-β的蛋白表达水平有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染毒后随着时间的推移,TGF-β蛋白表达水平逐渐增高(30、90和180d组的p<0.05)。染毒后24h内,小鼠肺及支气管组织中JNK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而增高,JNK蛋白磷酸化水平增高明显(30、50和60WLM组的p<0.01);染毒后随着时间的推移,JNK mRNA和蛋白表达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特征,染毒后24h内达到最高,JNK蛋白的磷酸化水平也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染毒后30d达到峰值(p<0.01)。染毒后小鼠肺组织中的p38 MAPK蛋白及其磷酸化水平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而增高,其中染毒60 WLM组样本的p-p38蛋白表达增高明显(p<0.01);氡染毒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小鼠肺组织中的p38MAPK蛋白及其磷酸化水平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在染毒30d时达到最高。在不同染毒剂量和染毒后不同时间段,小鼠肺及支气管组织中ERK和p-ERK蛋白的表达量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染毒后小鼠肺组织中的p-Akt蛋白表达水平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而增高,高磷酸化水平维持较长的时间。本研究表明,与肺组织受到γ射线照射后的变化相似,小鼠吸入氡及其子体后,肺及支气管组织中的TGF-β蛋白表达增强,并且与氡染毒后肺组织增生和纤维化的过程存在时程上的重合,说明TGF-β可能参与了氡染毒后小鼠肺组织发生纤维化的过程。作为一种放射性刺激因素,氡及其子体暴露引起了小鼠肺组织中JNK的表达增强和磷酸化激活,JNK的表达和激活水平与氡染毒的剂量及染毒后持续的时间有关,因此JNK及JNK蛋白的磷酸化水平有可能作为早期判断氡暴露剂量的生物学指标之一。氡及其子体吸入染毒使p38蛋白激活所需的阈值较高,即其敏感性较差,但是当染毒剂量一旦达到阈值时,其激活又是非常强烈的。ERK信号通路未参与氡染毒致肺损伤的过程。Akt蛋白磷酸化水平与染毒剂量成正相关,并且高磷酸化水平维持较长时间,提示染毒小鼠肺组织的病理改变有可能向着恶性发展,预后可能不良。TGF-β与MAPK家族的JNK和p38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关联,TGF-β可能通过JNK和p38信号通路将信号传递至细胞核内,从而实现对细胞生长、分化和凋亡的调控;在特定的刺激条件下,MAPK信号通路与Akt信号通路可以被先后激活;同时细胞内可能还存在其他激活MAPK通路的机制,这些过程也有可能是同时存在的。对于TGF-β、MAPK信号通路和Akt信号通路在氡染毒小鼠肺损伤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探讨。
其他文献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第一部分铝电解职业人群基因甲基化模式改变与Aβ的关系目的:通过铝电解职业人群现况研究检出MCI的患病情况,观察铝电解职业人群全基因组,与Aβ相关的特定基因(APP、BACE1、P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gallate, EGCG)是绿茶中主要的儿茶素类物质,具有抗氧化、抗过敏、抗炎症、抗辐射和降血脂等一系列生物活性。EGCG对活体寿命
低剂量辐射(LDR)具有兴奋性效应和适应性反应,兴奋性效应以免疫增强作用最受关注。LDR对造血系统的作用研究极少,仅有几篇文献报道,显示对造血系统有兴奋性效应,而LDR对骨髓
理化综合题主要考点:1.物理学家和化学家的贡献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3.物质的分类——导体和绝缘体、晶体和非晶体4.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5.鉴别物质6.高科技材料的运用7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