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共生理论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研究——以三峡库区为例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bing5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滨水区是城市文明的发源地,具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价值。现代社会,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滨水区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性逐渐显现,其功能也正在逐步转型,并由此掀起了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的改造和重建。三峡库区由于承担着繁重的移民搬迁和移民致富的历史责任,因而也面临着滨水区的重建和改造升级。对于因水而生、因江而兴的三峡库区滨水城市而言,如何有效地利用滨水区这一稀缺资源,如何对它进行科学地规划设计就显得十分重要。  本文运用文献、调查和逻辑分析等方法,以共生理论为指导,对三峡库区城市滨水景观设计进行了研究。  本文共分四个章节进行研究。  第一、二章包括:选题依据、研究意义及目的、国内外相关研究、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方法和思路等。并对共生理论、滨水景观等重要理论和概念进行了梳理。共生理论作为本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在整个研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提高理论解释力,文章在对共生理论的形成发展过程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共生理论的主要观点和主要概念、不同研究领域对“共生”的诠释、共生理论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整理,以便为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第三章在对三峡库区自然和人文特征等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对城市滨水景观进行了分类研究。将城市滨水景观分为:陆地域景观、过渡域景观和水域景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陆地域景观细分为建筑景观、景观雕塑、绿化带景观和公共设施景观。将过渡域景观分解为消落带和亲水步道,将水域景观分解为水体、生物体、水体所在的地质地貌和人们在其中的活动等。并以此作为文章的分析范畴。  从应然的角度,对陆地域景观、过渡域景观和水域景观内部的共生表现和机理进行了分析。为三类景观的共生设计,提供现实的理论参考依据和总体的方法和思路。  第四章根据景观的共生表现和机理,结合三峡库区的自然、人文特点,以自然优先、地域文化延续和功能化取向为视角,分别对陆地域景观、过渡域景观和水域景观内各景观要素提出了具体的共生设计思路和方法。并对不同层次的景观提出了细节设计要点。最后,对三峡库区滨水景观的外部共生环境进行了分析,包括滨水区与天际线的共生关系、滨水区与山形地貌的共生关系等。并提出了相应的景观设计思路。  文章认为:  对陆地域景观、过渡域景观和水域景观内部的设计,均要考虑不同景观之间的共生关系,这些共生关系主要包括:人与景观的共生、文化与景观的共生、陆地与水体的共生、消落带与陆地和水体的共生、建筑景观之间的共生等。根据共生关系,可以提出总体性的共生设计原则和思路。同时强调,要根据人车流量、居住密度、亲水需要等,合理构建滨水公共活动区、亲水步道、道路等共生通道。  在具体的设计中,则要遵循自然优先、地域文化延续和功能化取向三个方面的要求。要根据三峡库区的自然生态特点和规律设计绿色景观网络系统;要将具有三峡库区特色的地域文化符号应用到景观设计、特别是景观雕塑和建筑景观的设计之中;而对于建筑景观的设计,则要充分考虑功能化取向。
其他文献
金秋十月,走进吉林省松源市的石油输送管道施工工地,一台凯斯CX240会思考的挖掘机正在快速作业。当挖掘机的驾驶员王先生看到客人来到时,停下机器迈着轻盈的步伐向我们走来。当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传统设计美学思想与现代室内设计进行融合,其中体现出的创新性以及延续性是可取的,也符合价值观的发展。虚实相生存在于大象宇宙,因为其传达出来的文化底蕴和审美观,使之成为
一、现状分析rn一般来说,各地区都有自己的一套规程和评比审核办法,对于标书中投标价格的评定归纳起来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标底法,一种是合理最低价法.无论是适用哪一种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我国的电影产业已经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2010年国务院发布了一系列针对电影文化事业发展的相关文件,为我国的电影事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客观条件。2010年底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碳纤维增强聚合物简称CFRP,由于其抗拉强度高、耐久性好等特点而在加固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试验表明,外贴CFRP对梁、板的承载能力有明显提高,但对施工中各环节的质量均应按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