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道德失范现象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97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对于我国来说,是发展与挑战的并行期。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享誉中外的成果,但是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压力。就大学生道德领域而言,进入21世纪后,国家加强了对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建设与发展,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总体上看,我国当代大学生的道德发展状况主流是好的,与以往的大学生相比,他们的个性更独立,思想更活跃。但是,也不能因此忽视大学生群体中出现的一些道德失范现象,如学习道德的失范和社会公德的失范等。本文正是基于这种现象作为文章研究的出发点,对成长于21世纪的大学生群体中出现的道德失范现象进行调查研究。通过文献研究、实证研究等方法,对他们的道德失范现象进行调查,并在理论和实践上为解决问题提供建议。章炳麟曾说:道德衰亡,诚亡国灭种之根基。这说明,道德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社会成员的道德发展状况的好坏,对社会整体的道德水平有直接影响。大学生属于高知识分子群体,是国家未来的接班人,他们道德水平的高低,不仅会影响他们是否能够顺利成长为“四有”新人,而且也引领着整个社会的道德发展方向,对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实证研究方法为主,在综述了国内外道德发展的基础上,对当代大学生的道德失范现象进行分析,找出大学生存在的道德问题的原因以及解决的途径。文章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论文研究的问题、选题的意义、研究方法与过程,文章结构及核心概念的界定。第二部分,大学生道德失范现象的研究现状。通过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研究述评,得出本文的关于大学生道德失范现象的类型以及原因。第三部分,大学生道德现状实证研究。主要阐述文章研究目的、内容及设计过程。以广东大学城四所高校为例,从学生角度出发,作高校大学生道德状况的问卷调研,了解高校大学生的道德现状。第四部分,对大学生群体中出现的道德失范现象进行归因分析,分别从微观(家庭)、中观(学校)、宏观(社会)以及自身因素四个方面进行探讨。第五部分,从成因出发,从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四个方面提出大学生群体中出现的道德失范现象的解决对策。第六部分,结论与展望。
其他文献
<正>习近平总书记"1·5"重要讲话,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宽广视角,鲜明提出"三个一以贯之"的要求,对党和国家一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
<正>欢迎关注欢迎投稿为促进艾滋病、肿瘤、肺病、糖尿病等重大疾病及生殖医学研究的发展,《中医学报》开设了艾滋病研究、肿瘤研究、肺病研究及生殖医学专栏,希望广大从事艾
<正>新时代孕育新思想,新思想引领新征程。党的十九大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作出的重大历史性贡献,就是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将其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
目的:浅析《伤寒论》中生姜的配伍特点,以期掌握用药规律,为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归类,分析生姜在《伤寒论》中的不同配伍及功效。结果:在《伤寒论》112方中共用生姜39次,
在英语教学与测试中,作为听说读写四项能力之一的写作能力历来为教师与学生所重视。在英语教学中,写作教学不管对于教师还是学生都十分重要,可是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评估学生
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大部分制造业企业管理者为了抢占市场份额,追求企业盈利水平的提高,对客户实行商品赊销的策略,以实现销售的持续增长;因对应收
工具理性是基于行为主体对行为是否符合高效实现其目的的判断;价值理性是基于行为主体自身价值观的判断,只要行为符合其价值观,则主体可以不计后果地做出任何行为。受职业教
<正>《资治通鉴纲目》(简称《通鉴纲目》)被认为是朱熹改纂司马光《资治通鉴》而成的一部重要的史学著作,据《高丽史》的记载,《通鉴纲目》当在13世纪末、14世纪前半期高丽朝末
为纪念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简述中国改革开放的时代意义,在对改革开放四十年历史回顾和实践发展分析对比的基础上,提出改革开放的时代意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并逐步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归国留学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从科教兴国、科技创新、创新创业、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