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教育阶段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学评价要从甄别、选拔的功能转变为激励、导向的功能。化学实验是学生获取知识与技能、转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桥梁,化学实验教学有助于更好地落实课程改革的要求。但在应试教育思想下,“唯分数”现象严重,缺少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而过程性评价正好能弥补传统实验教学评价的弊端,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但目前,国内关于过程性评价在初中化学学科的实践研究较少。这篇文章中以初中化学必做实验为例,将过程性评价融入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开展了基于过程性评价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设计与实践,探讨了过程性评价应用于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实际效果。1.运用文献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梳理了过程性评价的研究现状;以开封市M中学初三学生和不同地域的化学教师为对象,调查了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过程性评价的应用现状。数据显示:有67.58%的学生认为实验教学中是以教师评价为主,学生很少进行自评和互评;只有35.94%的教师明确过程性评价的目的;有63.35%的教师认为学生自评和互评缺乏客观性、39.41%的教师认为过程性评价工作量较大,故教学评价中很少使用档案袋和评价量表;但有60%以上的教师认为在实验教学中实施过程性评价可以促进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因此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过程性评价的应用现状不太理想,但教师对过程性评价的认可度较高。根据调查现状提出了具体建议。2.以初中化学必做实验为例,根据探究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的定义,结合课程标准的建议和要求,将8个必做实验分为了7个探究性实验和1个验证性实验,确定了评价量表的维度,制定了评价的标准,确定了不同类型实验的评价侧重点和量表格式,构建了过程性评价的操作模式。3.选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和《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这两个实验,根据三维教学目标确定了评价内容,结合河南省中招化学实验考试的评分细则编制了具体的评价量表;结合不同类型实验的教学模式设计了教学案例。4.以M中学1班和2班为研究对象,确定实验班和对照班。以《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和《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为例,开展对比教学,从学生的实验态度、实验技能和实验知识三方面分析了过程性评价融入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实际效果。(1)通过给实验班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应用过程性评价后学生的实验态度。数据显示:有70%以上的学生喜欢过程性评价,认为过程性评价有利于激发实验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优化学习方式。(2)实验技能方面,首先通过实验操作测试,了解实验班和对照班操作能力的差异。数据显示:实验班实验操作测试的平均成绩高于对照班,用SPSS 25.0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实验操作测试成绩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两班实验操作测试成绩存在显著差异。其次,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实验班和对照班设计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合作能力的各等级人数变化。数据显示:与前测调查结果相比,对照班在这四方面的各等级人数几乎没有发生变化,而实验班在这四方面优秀和良好的总人数占比增加。(3)通过随堂测试,了解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知识掌握的差异。数据显示:实验班随堂测试的平均成绩高于对照班,用SPSS 25.0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随堂测试成绩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两班随堂测试成绩存在显著差异。实践结果表明,过程性评价融入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实际效果较好,应用过程性评价有助于改善学生的实验态度,提升学生的实验技能,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实验知识。希望本文能为关注过程性评价在初中化学学科实践研究的教师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