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研究

来源 :四川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ar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经济发展从高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新时期,创新不仅是经济增长的核心推动力,而且是推动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的高效动力源,更是引领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现代化的重要引擎。同时,十九届五中全会也将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激发企业创新活动提升至重要地位。中国以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力军,并构建了一套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整体创新能力在近年来有了显著提升。但整体上存在基础研究投入不足,缺乏关键核心创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差等问题,微观层面上存在“策略性
其他文献
电子商务作为解决消费品下乡和农产品流通销售问题的有效途径,一直是政府部门和学术界关注的重点。近年来国家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鼓励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例如,农村电子商务连续八年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农业电子商务试点方案”、“互联网+现代农业”、“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数字乡村”等工作相继启动。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农村电子商务呈现出如火如荼的发展态势,表现为交易规模迅速扩大,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从
学位
制造业是强国之基、富国之本,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肩负着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战略转变的重要使命。高端装备使命任务的完成需要依赖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与此同时,技术创新也要有明确的工程化和产业化的需求目标。传统的装备需求分析都是从装备的使命任务出发,通过任务分析得到用户需求,而相关技术的发展趋势只作为对功能需求的一种补充。这种“重任务需求,轻自主创新”的发展模式虽然在早期装备模仿阶段起到了非常重要
学位
随着资源总量、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约束日益明显,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与绿色、低碳、高效发展的新常态已不相适应。在“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能源生产与消费革命”的背景下,扩大天然气利用规模、增加天然气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是当前能源产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其中,“天然气分布式能源”是天然气的高效利用方式,在环保、灵活、安全等方面优势明显,我国政府明确给予鼓励,业界对该产业发展普遍看好并寄予厚望。但自2
学位
互联网及便捷网络交易平台的兴起使交易费用中的搜寻成本显著缩减,这一动因激励消费者搜寻其它更优价格的产品,使其它外部选择对消费者真实有效。在半个多世纪之后的“地球村”中,在消费者有其它外部选择的条件下,再度来探讨科斯猜想具有理论价值和重要的现实意义。产品同质性假设是古典政治经济学延至现代经济学的一个重要问题。由于条件局限令许多研究不得不进行“研究方法便利性”的简化,产品同质性假设显然并不符合自然形成
学位
红外光谱检测可以实现实时、原位的物质成分定量检测,为生物医学领域的发展提供了一种高效的分析测试技术。本文着力于提升和发展红外光谱检测技术及仪器,通过硬件优化、数字优化和片上集成微型化,提高了红外光谱检测性能和灵活性,降低了红外光谱检测的成本,扩展了红外光谱检测在复杂场景中的应用范围。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红外光谱检测系统的硬件优化:(ⅰ)光源调制优化,利用扫描振镜,将光源调制和多通道
学位
在中国民营企业中,普遍存在高股权集中度、低股权制衡度的情况,这在民营企业发展初期能提升决策效率、正向影响企业绩效、短期内壮大企业规模,从而为股东谋取较大利益。但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特别是上市以后,企业集团实际控制人在追逐短期利益最大化的本性驱使下,容易通过设置多层级子公司,使控制权层层转移,用以侵占下级企业尤其是底层企业利益。这种股权结构从顶层终极控制人到底层企业之间,形成一种类似于金字塔的结构
学位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医疗保险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我国医疗保险事业的发展重点已经由全人群覆盖转换到精细化制度建设的阶段。其中,医保付费方式作为调节医疗服务供给数量和质量的重要经济杠杆,成为了当前制度建设的重点环节。设置科学合理的付费方式是优化医保基金配置、保障人民健康产出、控制医疗费用的关键途径,也是实现医保精细化管理和增强群众对健康服务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保障。本研究
学位
毋庸讳言,政府债务已成为现代经济不可或缺的融资手段或者调控工具,无论是为弥补财政赤字、筹集建设资金,还是为调整经济结构、熨平经济周期,抑或改善融资渠道,政府债务在各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但是,政府债务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累积水平过高以致于超过政府所能承受的范围,就可能成为引爆经济动荡甚至债务危机的导火索。据国际金融协会报告,2020年全球债务规模达到281万亿美元的新高,全球债务与GD
学位
职业教育是具有跨界、整合、重构特征的教育类型,因此需要企业参与办学并实现与就业市场和产业发展需求的同频共振。政府作为职业教育制度调控的重要供给主体,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然而,由于利益诉求得不到精准满足,企业在校企合作中普遍性的“一头冷”正向短期培训“热”、长期育人“冷”的结构性“冷”转变,办学主体功能与地位缺失,对办学质量产生消极影响,需要政府优化财税政策激励机制进行宏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