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目标刺激抓取方式的动作干扰效应加工机制研究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1389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危险物体会对个体准备执行的动作产生干扰造成反应减慢,这一现象被称为危险物体的动作干扰效应。对于动作干扰效应的来源,已有事件相关电位(ERP,Event-related Potentials)研究指出:动作干扰效应源自危险评估而非反应抑制,反应在ERP结果中表现为:代表危险评估的顶叶P3振幅在危险条件下显著正于中性条件,而代表反应抑制的额叶N2振幅在危险条件和中性条件下没有显著差异。由于上述研究要求参与者对目标刺激(锯条或圆锯片)中央的圆圈颜色进行相应的按键反应,而目标刺激危险性的细节(如尖锐的齿)均呈现在其外周,这可能导致参与者对目标刺激的危险性加工深度不足,N2振幅的研究结果可能会受此影响。之后有研究在此基础上要求参与者通过辨别目标刺激的形状(圆形或矩形)进行相应的按键反应,通过加工目标刺激的形状,参与者的注意力更多地分配到目标的边缘,进一步增加了对目标刺激危险性的加工。然而,依旧得到了同样的结果。这可能是由于形状加工是一种基于感知觉的浅加工,个体对目标刺激危险性的加工深度仍然不足。本研究在先前研究的基础上要求参与者对启动刺激的抓取动作与目标刺激的抓取方式是否匹配进行Go/No Go按键反应。有研究表明对目标刺激抓取方式的加工是一种深层次的语义加工。本研究通过增加个体对目标刺激的加工深度进一步去探索动作干扰效应的加工机制。本文共有两个实验。实验一采用动作启动范式结合Go/No Go任务,并辅以ERP技术,操作了目标刺激的抓取方式(力量抓握和精细抓握)和目标刺激的危险性(危险和中性)。行为学结果发现:当目标刺激是力量抓握物体时,危险条件比中性条件反应更慢;当目标刺激是精细抓握物体时,中性条件比危险条件反应更慢。ERP结果进一步发现:对于N2成分,当目标刺激是力量抓握物体时,在Go试次中,危险条件下的N2振幅比中性条件更负,而在No Go试次中,两种条件下的N2振幅没有显著差异;当目标刺激是精细抓握物体时,在No Go试次中,危险条件下的N2振幅比中性条件更负,而在Go试次中,两种条件下的N2振幅没有显著差异。对于顶叶P3成分,当目标刺激是力量抓握物体时,在Go试次中,危险条件下的顶叶P3振幅比中性条件更正,其他情况下,两种条件的顶叶P3振幅差异均不显著。实验二在实验一的基础上,通过平衡危险刺激和中性刺激的唤醒度以排除危险刺激的高唤醒对顶叶P3效应的影响。行为学结果与实验一结果模式相同。ERP结果发现:对于N2成分,当目标刺激是力量抓握物体时,在Go试次中,危险条件的N2振幅比中性条件更负,其他情况下两种条件的N2振幅差异均不显著;对于顶叶P3成分,危险条件下的顶叶P3振幅比中性条件更正。研究结论:当个体对目标刺激进行深层次的语义加工时,危险物体的动作干扰效应既源自反应抑制也源自危险评估。即当我们在执行准备动作的过程中遇到危险物体时,危险物体会首先抑制个体已经准备好的执行动作,接着个体会把更多的注意力用来对危险物体进行危险评估。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随着失能老年人口的数量不断增加,我国既往的老年群体照护的方式已经不能适应这种变化,因此越来越需要建立并完善长期护理相关的政策和制度。而青岛市的老龄化进展速度非常地快,在这样的背景下,青岛于2012年颁发了《关于建立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制度的意见(试行)》,自试点政策实施以来,国内学术界的量化研究相对较少。大部分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方式,或者参考全国性的调研数据库,方法上绝大部分利用双重差分法,来研究长期护
学位
由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可知,我国老年人口的规模不断壮大,人口老龄化的形势愈发严峻。再通过一系列数据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西南地区农村的人口老龄化程度尤为严重。如今的城市越来越发达,枯燥的农村生活已经留不住年轻力壮的人,他们选择去发展更快的地方赚钱、生活和提升自己,这样就导致了留在西南地区农村的大多是一些缺少劳动能力的老年人,进而使西南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矛盾进一步激化,造成了大量空巢老人、独居老人的出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