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野生大豆的群体结构和连锁不平衡特点以及育种有关性状QTL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 : 23次 | 上传用户:xcgxcgxc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野生大豆(Glycine soja Sieb. et Zucc.)是栽培大豆[Glycine max (L.) Merr.]的祖先,广泛分布于东亚,大部分分布在中国。野生大豆是大豆育种的宝贵种质资源,利用野生大豆的有利基因,提高栽培大豆品种的抗性和品质,克服种质资源贫乏,丰富基因类型,已为世界各国育种家所重视。本研究选用204对分布于全基因组的SSR分子标记,对从全国24个省市、4个地理生态区选取的174份野生大豆进行了检测,分析野生大豆遗传多样性,在此基础上采用全基因组扫描关联分析方法对所选材料的
其他文献
  滴灌是农业用水中最节水高效的灌溉方式之一,不同的滴灌用水量影响着小麦的衰老特性及产量构成,这方面的研究可为滴灌技术在华北平原半湿润易旱区冬小麦节水高产栽培中的
会议
  通过系统探讨低磷胁迫对小麦根系形态、生理生化性状以及农艺性状的影响,可以确定调控相关性状的主效应机理机制,揭示小麦磷高效利用的生理机制。通过抗旱鉴定可以为抗旱育
阿维菌素是由阿维链霉菌(Streptomyces avermitilis)产生的一类十六元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迄今已发现的最有效的杀昆虫剂、杀螨虫剂和杀寄生虫剂之一。本论文针对阿维菌素发
  以超级杂交晚稻五丰优T025为材料,于苗期进行了"不旱不涝"(NDNF)、"重旱不涝"(SDNF)、"不旱轻涝"(NDLF)、"重旱重涝急转"(SDSFAA)、"重旱轻涝急转"(SDLFAA)、"轻旱重涝急
会议
  周麦26号是周口市农业科学院以周麦24号为母本,以周麦22号为父本杂交后,采用系谱法定向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该品种2012年经过国家审定,2014年列入国家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由合成气间接合成乙二醇分为两步:CO氧化偶联合成草酸二甲酯(DMO),DMO催化加氢制备乙二醇(EG).该文对草酸二甲酯气相催化加氢反应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通过改变载体和添加助剂以
  技术模式:半冬性或冬性品种+秸秆还田+立体匀播+早春镇压+趁墒追肥+统防统治+机械收获。关键技术:一是品种选择。选用有抗旱或耐旱、分蘖能力强的小麦品种,其中北部冬麦区选
  技术模式:半冬性或冬性品种+秸秆还田+立体匀播+重施拔节肥水+统防统治+机械收获。关键技术:一是品种选择。选用有高产潜力、分蘖成穗率高,多穗型或中穗型的品种,其中北部冬
温度测量对于科学研究、技术发展以及日常生活都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基于二氢二苯并吩嗪衍生物设计合成了具有振动诱导发光效应的比率型荧光温度探针。  第一章介绍了目前
  渍害是指在地表长期滞水或地下水位长期偏高的区域,由于土壤长时间处于水分过饱和状态而引起的土壤中水、热、气及养分状况失调,致使土壤理化特征灾变、肥力下降,从而影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