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德尔·赫尔(Cordell Hull)是美国外交史上最重要的政治家之一。1934年国会通过的《互惠贸易协定法》(Reciprocal Trade Agreements Act)被认为是美国关税史上的转折点。人们认为罗斯福总统的国务卿赫尔在《互惠贸易协定法》的产生和执行过程中作用巨大。本文试通过回顾赫尔贸易思想的形成和《互惠贸易协定法》的产生与初期实行过程来考察赫尔与《互惠贸易协定法》之间的关系。 科德尔·赫尔是美国外交史上一位重要的政治家。他是著名的国际主义者。通过回顾赫尔贸易和关税观点形成的过程,作者分析了赫尔贸易思想的形成与美国社会变化之间的关系。作者认为赫尔的贸易思想是美国国际经济地位发生根本转变的产物。 富兰克林·罗斯福当选总统后,赫尔担任了国务卿,他积极推进关税改革。但是,随着新政的开展,政府内部对关税改革的态度成生了分歧。面对紧急的国内经济形势,罗斯福最终采取了民族主义的国际经济政策。关税改革的挫折和伦敦经济会议失败的过程集中体现了罗斯福政府初期的对外经济政策。这一过程也展现了影响美国对外经济问题决策的各方面因素。 伦敦经济会议后,国内的经济形势使原有的力量平衡发生了变化。经济民族主义的政策在政府中的作用逐渐减小。出于不同立场的各派形成了新的联盟促使《互惠贸易协定法》通过。赫尔是低关税的积极倡导者,他是促成《互惠贸易协定法》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也许甚至不是决定性的因素。《互惠贸易协定法》是多因素的产物。 《互惠贸易协定法》的初步实施,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是,赫尔受到了环境的束缚,他无法实现充分的关税削减。同时,为了维护美国的利益赫尔不得不实际上放弃自己多年的原则。因此,赫尔的思想是不能超越时代的,他也具有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