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问题研究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sy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由于各种历史原因形成了巨额的不良资产,不仅严重地影响着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益,而且威胁到我国金融系统的安全和稳定.如何有效处置这些不良资产,作者首先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形成原因,认为产权制度是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产生的根源;而内部人控制、信用抑制与风险转嫁、银企关系的信息不对称也推波助澜;同时,各方利益博弈的行为选择也导致了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形成.其次论述了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国际经验及借鉴.从工业化国家中美国的成功经验到日本专门处置机构的失败教训,从发展中国家印度、东南亚再到经济转轨国家波兰、匈牙利各自的成败得失,不同类型国家的经验教训给我们以宝贵启示.再次分析了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模式和手段.分别论述了外部处置模式和内部处置模式.处置手段介绍了协议转让、招标、拍卖、竞价、资产证券化、债转股、债务重组、信托分层处置等.同时对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制度安排过程进行了回顾.接下来,列举了二重(德阳)重型装备公司债转股与中国水泥厂债务重组成功案例.最后,作者强调指出,我国必须从几方面探索完善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一要完善法律制度;二要破除政策坚冰;三要加强对国有资产管理公司的考核与监管;四要建立不良资产交易市场,发挥市场处置作用;五要建立完善信用体系.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源管理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越来越高,因而它们对现代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但我国转型时期的若干社会经济特征决定了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仍然处于一个非常低的水平,要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战略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非公制经济形式,促进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这一伟大战略目标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本文以现代经济学和管理学中的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源管理理
学位
期刊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的增强,走向海外的中国企业的数量迅速增加.澳门是内地企业最早进入的地区之一,澳门与内地的经贸交流与合作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截至2003年底,经国家批准的驻澳中资企业总数已达到238家,中资已经成为澳门第一大外来资本.这些中资企业承担着保障民生供应的重要任务,所经营的业务遍及贸易、工业、金融、旅游、酒店、地产、建筑、交通运输以及仓储等各个领域,在澳门的经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