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旋相干态变换和自旋-玻色模型的基态解析解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jojochen8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腔量子电动力学(Cavity Quantumelectrodynamics)主要是研究在一定限制区域空间内物质与电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学科,其中最基本的模型就是单个二能级原子与腔场相互作用的Jaynes-Cummings(简称J-C)模型。本论文主要通过研究自旋-玻色耦合系统,首次提出了一种求解自旋-玻色模型的基态能量解析解的普适变分法,这是一种新的变分方法,其主要思路是通过玻色子算符取平均场近似后,得到一等效的赝自旋哈密顿量,然后利用自旋相干态变换将其进行对角化,最后将求得的能量泛函对其经典场变量(复参数)进行变分并取其极小值,从而给出模型的基态能量精确解。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基于变分法的自旋相干态变换方法,除运用了玻色子相干态和自旋相干态作为尝试波函数外没有做任何其它近似。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章先简述了腔量子电动力学的发展历程,以及原子与腔相互作用的动力学过程。   第二章主要是简单介绍下自旋相干态的定义和一些相关性质。   第三章首先简要的介绍了自旋-玻色模型,然后最主要的是通过运用我们提出的自旋相干态变换方法得到J-C模型在旋波和非旋波近似下基态能量精确解,并将该方法得到的结果与数值对角化的结果做对比并进行了讨论。最后发现光场与原子在弱耦合和强耦合区域都与数值结果吻合的非常好。   在第四章中,我们进而将原子数由一个扩展到任意个(N个),即计算了Dicke模型哈密顿量在旋波和非旋波近似下的基态能量解析解,同样也将得到的结果分别与数值对角化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用此方法得到的结果要比数值对角化结果偏低,且随着对角化时截断玻色子数目的增多,其结果会越来越靠近自旋相干态变换的结果,然而通常基于Holstein-Primakoff变换的变分方法,原则上只适用于原子数趋予无穷的热力学极限情形,由此可以充分的显示出这种方法的优越性。   在第五章,我们对整篇论文的内容进行了总结,阐述了自旋相干态变换方法在自旋-玻色模型中的应用价值,并期待有更多的研究。
其他文献
量子混沌是一门基础学科旨在探索经典混沌的量子表现。周期驱动系统在量子混沌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经过三十多年广泛深入的研究,人们已在这类系统中发现了许多新现象,如动力学局
本论文研究非对称相互作用势对低维材料热传导性质的影响。近年来,低维材料的热输运性质已经成了人们研究的热点,其中一个主要的目的是检验傅立叶定律在低维材料中是否适用。众
物理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需动手实验,才可加深知识理解。在初中阶段,学生对物理实验兴趣较浓,可以主动探究,尽管如此,但实际教学效果却不尽人意。这既有学校条件制约,也有学习
由夸克构成的夸克物质不仅能够深层次地描述微观粒子的性质,而且有着复杂的相结构。由于奇异夸克的特殊性质,奇异夸克物质比一般的夸克物质可能有着更强的稳定性。通过在奇异夸
锌基纳米材料如ZnO、ZnS等因其具有宽带隙和直接跃迁的能带结构等优点,在发光器件、激光器、红外探测器、光化学催化剂和光敏传感器件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本论文主要对基于ZnO纳米棒和ZnS量子点的发光二极管(LED)的光电特性进行了讨论,开展了ZnO纳米棒的结构及光学性能、ZnO无机/有机复合电致发光器件、全无机ZnO纳米棒发光器件以及ZnS:Mn量子点复合发光器件的特性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采
有机太阳能电池因其廉价、易于大面积制备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但是有机材料的的吸收系数较低,且激子扩散能力有限,限制了光电转化效率的提高。金属纳米结构产生的表面等离子体增强效应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是将三维银纳米片应用到电池中,通过银纳米片的表面等离子体效应增强器件对光的吸收率,进而提高器件的短路电流密度。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通过银镜反应制备得到了三维的银纳米片
根据原子核和电子相互作用的原理及其基本运动规律,运用量子力学原理,从具体要求出发,经过一些近似处理后直接求解薛定谔方程的算法,习惯上称为第一性原理。   用第一性原理计
阿秒脉冲(1as=10-18s)技术的发展是超快光学领域一个重要的成就,它的出现不仅极大地促进了光谱学和时间分辨测量学的发展,而且实现了人们在原子分子尺度进行实时观测、操纵和
本工作以前人有关电磁诱导透明的实验和理论研究为基础,分别建立闭合Λ-型三能级系统模型和外加微波驱动场的准Λ-型四能级系统模型。研究了外加电磁场的相位对原子系统中量子
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是激光得以诞生的物理基础,也是量子光学蓬勃发展的前提条件。近年来,光与原子相互作用又成为量子光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而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其中,原子相干效应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