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版高中物理教科书中STSE内容的文本分析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ysion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STSE即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环境(Environment)教育,旨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在我国《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2017年版)》中指出要引领学生认识科学的本质以及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教科书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凝聚学科核心素养,教科书中呈现的STSE教育内容,成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本研究选取2019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物理教科书(必修模块与选择性必修模块)为研究样本,在Lee.Young Hee等人建构的“基于科学素养四主题的科学本质框架”下,并以Florbela M.Calado等人建构的STSE分析量表为基础,整合并构建教科书STSE内容分析量表。首先对教科书中STSE内容进行宏观统计与分析,再依据所构建的量表对STSE内容中科学的本质、科学与社会的关系、科学与技术的关系三个方面进行微观分析,探讨人教新版高中物理教科书中STSE内容的呈现的特点和不足,以便物理教师在教学中更好的利用教科书开展STSE教育。本文经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教科书中呈现了大量的STSE内容,从必修模块与选择性必修模块分析,两大模块都重视对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STSE内容的呈现方式以STSE专栏、科学漫步、正文三种形式为主,其中正文中涉及最多,不仅突出了STSE教育的重要性,也使得STSE教育内容更好的渗透在教科书中。教科书重视STSE内容在各知识模块中的呈现。(2)教科书STSE内容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突出STSE教育理念,也体现出课程标准对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对教科书中STSE内容进行微观分析发现,教科书呈现了较为完整的科学本质观,突出了科学思维中推理与想象的重要性,注重呈现科学对社会的正向价值,体现科学与技术的相互作用关系。也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比如科学知识的暂定性和发展性、科学的限度、科学知识的主观性等特征呈现不足,对社会、文化对于科学的影响关注不够,技术被看做应用科学等问题。在此基础上,为今后物理教科书的编写和一线物理教师教学提供了些许建议。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随着科技的进步,文字已不足以储存和表达信息,图像表征的地位愈发重要,现已与文字表征享有同样地位,因此物理教学中图像表征所占据的地位也在发生改变。本研究以图像表征为切入点,采用文本分析法和统计比较法,对2016年至2020年五年中的全国新课标Ⅰ卷、全国新课标Ⅱ卷、全国新课标Ⅲ卷、北京卷、天津卷、江苏卷和海南卷七套试卷进行了统计分析和比较研究。并结合《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考试大纲》、《中国高考评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心肌炎是一种常见的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的炎性病变,病因与各种感染、免疫反应及理化因素有关。致病因素刺激激活机体免疫细胞浸润心肌组织并引起炎性病变是心肌炎发生的主要病机。参与心肌组织炎性浸润的免疫细胞包括早期固有免疫中的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及后期适应性免疫中的T 细胞、B 细胞等。这些免疫细胞之间可以相互制衡,并分别分泌抗炎或促炎的细胞因子而调节心肌炎的发生发展。本文拟从固有免疫、适应性免疫两方面对免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