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是育龄期女性中最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之一,也是造成育龄期女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第一大病因,其特点是存在甲状腺抗体(Anti-thyroid antibodies,ATA)。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在不孕女性中的患病率高于普通人群,与复发性流产、反复移植失败相关。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甲状腺功能正常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甲状腺抗体阳性)对IVF-ET临床结局的影响,以及左旋甲状腺素治疗的作用,为合并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不孕患者制定更好的助孕策略提供依据。研究方法:回顾性地分析2013年8月1日至2015年4月1日间连续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生殖中心接受促排卵治疗和IVF-ET的管性不孕患者。共纳入481名患者,其中ATA阳性患者分为两组: (1)221名ATA阳性而未接受过左旋甲状腺素治疗的患者; (2)31名ATA阳性且正在接受左旋甲状腺素治疗的患者。另选取与实验组相同时间段内连续就诊的、夫妻双方年龄和BMI均与实验组匹配的的229名ATA阴性的管性不孕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间获卵数、受精数、优质胚胎数、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异位妊娠率、活产率、早产率、子代出生体重等信息。研究结果:ATA阳性治疗组TSH值(1.1±0.7IU/mL)显著低于ATA阳性未治疗组(1.6±0.5IU/mL)和对照组(1.5±0.5IU/mL)。ATA阳性治疗组、ATA阳性未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受精率分别为53.0%、56.0%和60.1%,ATA阳性的两组受精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ATA阳性未治疗组和ATA阳性治疗组的着床率分别为31.8%和30.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58.2%(P<0.05),基础FSH与受精率相关(r=0.090, P=0.049)。ATA阳性治疗组的生化妊娠率显著高于ATA阳性未治疗组和对照组。ATA阳性未治疗组的流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4%VS 2.5%,P<0.05)。在足月分娩的孕妇中,ATA阳性未治疗组的孕妇子代出生体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组间获卵数、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早产率、官外孕率、累计临床妊娠率、累计活产率均无显著差异。结论:(1)甲状腺抗体的存在显著降低患者行IVF-ET的受精率,基础FSH可能与受精率相关;(2)甲状腺抗体的存在显著增加生化妊娠率和流产率,降低着床率;(3)甲状腺抗体不影响获卵数、优质胚胎率、妊娠率、早产率和活产率;(4)甲状腺抗体的存在增加子代低出生体重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