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融法制备聚酰胺中空渗透汽化膜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cl7705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质能源是一种清洁低碳、对环境无污染的能源,由于具有可再生性,被认为是传统化石能源的最佳替代品。其中生物质能源重要的应用之一是利用微生物从生物质中发酵乙醇,但由于发酵过程中生成的乙醇会反过来抑制微生物的活性,降低后续乙醇的生成速率。因此如何降低乙醇浓度,减少其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渗透汽化(PV)是一种新兴的膜分离技术,因其高效分离、设备简单、成本低、污染低和能耗低等优点,广泛用于生物燃料的分离和纯化研究。而将渗透汽化膜与发酵过程相结合不仅可以实现连续的生物质乙醇生产,还可以降低能源、经济和环境成本。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是常见的渗透汽化膜材料之一,硅氧重复单元和甲基取代基赋予了PDMS高疏水性,乙醇在PDMS膜中具有较高的扩散率和优异的选择性,因此PDMS膜被认为是在低浓度下从水溶液中去除醇的最具代表性的醇渗透选择性膜材料。但PDMS渗透汽化膜存在以下问题:制膜耗时长、效率低;热固化过程可控性不足,易产生缺陷;无法实现连续化制备;缺乏高效渗透通道,生物醇通过需要耗费大量时间,限制其传输效率。此外,PDMS膜的力学强度也有待提高,这些都限制了PDMS渗透汽化膜在实际工业生产上的应用。聚酰胺6(PA6)在分子链上有大量的酰胺键,这些酰胺键很容易相互结合成氢键,使PA6基膜具有出色的抗拉强度和柔韧性。本文以PA6为基质,通过熔融纺丝法制备PA6中空纤维膜,并对膜表面进行改性、接枝PDMS,实现渗透汽化功能。为PA6中空纤维膜的开发应用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具体研究内容为:(1)将PA6与致孔剂聚乳酸(PLA)共混熔融拉伸制备PA6中空纤维膜;对PA6膜表面进行改性并接枝PDMS用于渗透汽化。在0.008 MPa压力下进行测试,制备的膜对乙醇溶液渗透通量为114.22g/(m~2·h),分离因子为5.7;1.5 wt%乙酸溶液渗透通量为894.2 g/(m~2.h),分离因子为4.1。(2)采用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作为致孔剂与PA6熔融共混制备PA6中空纤维膜,通过电镜观察到表面分布有200到300 nm的微孔,对碳素墨水(300 nm)截留率最高能到80%,在对碳素墨水有效截留的同时,0.05 MPa测试压力下通量能够达到522.4 L/(m~2·h)。然后对膜表面进行改性接枝PDMS,在0.008MPa下对乙醇溶液渗透通量最大能达到844.2 g/(m~2·h),分离因子最大能达到8.67;对乙酸的渗透通量最大能达到1834.4 g/(m~2·h),分离因子达到6.55。膜的机械性能得到明显改善,最大拉伸强度为12.4 MPa,断裂伸长率为28.8%。
其他文献
报纸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肾衰竭持续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与心理脆弱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9月至2022年5月于江苏省人民医院肾脏病重症病区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102例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心理脆弱量表(MVQ)得分、Connor-Dacidson心理韧性量表(CD-RISC)得分、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评分。分析患者SPBS评分与其MVQ得分和CD-RI
期刊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通知规定,2022年3月31日前,起重机械使用单位应当对在用桥式、门式起重机加装一套不同于原配置形式的高度限位装置,确保该设备满足“双限位”装置的要求。如已经安装了传动式高度限位装置(如齿轮、蜗轮蜗杆传动式高度限位器等)的桥式、门式起重机,不再要求设置“双限位”装置。在定期检验过程中,发现了许多问题,如故障频出、起升高度较低的起重机存在冲顶等情况。
期刊
报纸
报纸
因金黄色葡萄球菌引发的食源性疾病时有发生而引起全球范围内广泛关注。光动力灭活技术作为一种有前景的冷杀菌技术可以高效灭杀细菌,并且无残留。而姜黄素介导的光动力灭活技术存在姜黄素利用率低的问题。因此,本研究采用壳聚糖利用离子相互作用增强姜黄素光动力抑菌效果,并从形态特征、细胞膜功能、能量代谢和DNA结构等方面入手,阐明该涂膜在细胞水平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机理。结果表明,壳聚糖显著提高了抑菌效果,含
期刊
报纸
<正>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即将收官。其间,广州市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建筑)深化改革取得显著成效。4月10日,《中国经济周刊》从广州建筑获悉,集团确定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涉及8个方面45项工作任务,截至目前,任务完成率达100%。“广州建筑改革的脚步永不停息。”4月9日,广州建筑党委书记、董事长梁湖清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调结构、强科研、聚人才……三年来,持续深化改革成为
期刊
<正>青藏高原东北缘是高原最晚隆升的部分,这一地区隆升的时间对于大陆动力学研究以及地壳与大气圈相互作用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这一问题目前仍然存在争议。李吉均和方小敏等把前陆盆地中的砾岩作为高原开始隆升或强烈隆升的标志,认为高原开始强烈隆升的时间为约4-3MaB.P.。而Zhang et al.则认为这些砾岩是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引起,高原隆升的时间应早于或晚于这一时间。争论的焦点是砾岩可否作为高原
会议
本文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嘉峪关故事传说》中历史故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是非遗项目中历史故事《明正德十一年嘉峪关之战》嵌入到历史教学中的案例研究,通过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适当的嵌入到学校课堂,以提高学生的历史核心素质,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感,从而提高学校文化课程的德育目标。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