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法视野下“股东派生仲裁协议”的效力认定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ezi4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东派生仲裁是衍生于股东派生诉讼的一种争议解决方式,随着仲裁的发展而逐渐在商事活动中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实践中,由于股东派生诉讼存在一定的现实困境而不能完全实现其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目标,一些股东企图将派生争议通过仲裁的方式解决;另一方面,由于仲裁在商事活动中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公司在对外签订的协议中包含了相应的仲裁条款,而当公司怠于行使自己的仲裁请求权时,仲裁条款在客观上也对股东的派生诉讼请求权产生了限制,此时,股东是否受到公司对外签订的仲裁条款的约束也成为了需要关注的问题。有效的仲裁协议是仲裁请求提起的前提,当我们试图通过仲裁解决股东派生争议时,就应先对“股东派生仲裁协议”的效力进行认定。因此,本文从阐述股东派生仲裁等相关概念入手,通过对比研究各国仲裁协议效力的规定与股东派生仲裁的案例,对“股东派生仲裁协议”效力认定中的重点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我国“股东派生仲裁协议”的效力认定提出相应的建议。
  具体而言,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与第二章,主要介绍了“股东派生仲裁协议”效力认定的背景与基本概念。目前尚未有法律明确给予“股东派生仲裁协议”以明确定义,但由于股东派生仲裁由股东派生诉讼演变而来,因此“股东派生仲裁协议”的定义应从股东派生争议的解决来阐述。同时,由于“股东派生仲裁协议”通常并不是一份由股东与侵犯公司权益的第三方实际签署的书面仲裁协议,现实中其存在形式具有多样性与不确定性,因此本章中还对“股东派生仲裁协议”的表现形式进行了简单的分类。而“股东派生仲裁协议”作为仲裁协议的一种,在满足仲裁协议生效基本要件的前提下,也存在着区别于其他仲裁协议的特殊性,需要详细的解读。
  第二部分主要针对“股东派生仲裁协议”在效力认定的过程中可能适用的理论基础进行了介绍与分析,由于股东派生仲裁的机制是以仲裁的方式解决股东派生争议,其同时具备股东派生争议解决与仲裁的特征,因此“股东派生仲裁协议”效力认定中可能适用的理论基础应当从派生争议的解决与仲裁协议效力两个角度进行分析。股东派生诉讼的学说中对于股东派生诉权的来源一直有着较多的争议,学界提出了包括债权人代位说、股东权说等多个观点,其中股东权说是我国目前最为广泛接受的观点。从仲裁协议效力的角度来看,仲裁协议有效的基本前提是当事人的一致同意,而股东派生仲裁的实施通常是基于公司已有的仲裁请求权,不一定包含股东提交仲裁的意思表示,表面上看,股东派生仲裁不符合传统仲裁协议的合同相对性,但实际上,随着各国普遍确立的支持仲裁发展的原则,逐渐兴起的仲裁协议效力扩张理论为股东派生仲裁的提供了相应的基础。
  第三部分主要论述了“股东派生仲裁协议”效力认定中产生的诸多争议。目前来看,“股东派生仲裁协议”效力认定面临的争议有三,一是当事人的仲裁合意是否为该类仲裁协议生效的必要要件;二是股东派生争议的可仲裁性;三是派生争议是否属于股东派生仲裁中约定的仲裁事项。从第一项要件来说,“股东派生仲裁协议”作为仲裁协议的一种,理论上也需要依据当事人的合意订立,但在实践中,法院与仲裁庭在当事方的“仲裁合意”是否必要的问题上存在一定的分歧,甚至在“股东派生仲裁协议”的表现形式不同时,法院内部的观点也存在矛盾。而第二项与第三项争议实际上都是针对仲裁事项的问题,仲裁协议中的仲裁事项由当事人约定,仲裁事项的性质及范围对于仲裁协议的效力有着关键性的影响。首先,仲裁事项的性质关系的是约定仲裁事项的可仲裁性,一项争议是否具有可仲裁性是相关仲裁协议能否生效的根本,而可仲裁性问题在不同的法域下存在着较大的区别,股东派生仲裁中需要讨论的就是股东派生争议是否具有可仲裁性。其次,由于“股东派生仲裁协议”的效力认定涉及到仲裁协议的效力扩张,因此当我们在讨论仲裁协议的效力时,实际上是在分析基础仲裁协议能否对非签署人生效,这就涉及到非签署人意图解决的争议是否属于基础仲裁协议下的约定可仲裁范围。在实践中,仲裁条款的约定具有普适性,因此措辞相对宽泛,而如何对此类仲裁条款进行解读也是“股东派生仲裁协议”是否可执行的重要因素。
  第四部分为思考与建议。在阐述“股东派生仲裁协议”生效要件的争议后,本文将结合中国的实际,并借鉴域外经验,从立法与实践两个角度对“股东派生仲裁协议”的效力认定提出相应的建议,其中立法方面将主要针对《公司法》与《仲裁法》,这两部最相关的法律进行分析阐述,实践方面将针对仲裁合意的必要性与一般性仲裁条款的解释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议。
其他文献
Slopestabilityanalysisisakeenareaofinteresttoresearchersofgeotechnicalengineeringandgeologicalhazards.Todate,themostpopularapproachappliedinslopeengineeringdesignisthelimitequilibriummethod(LEM).Howev
期刊
期刊
学位
首席仲裁员是多人组成仲裁庭的主持者。在实体裁决上,仲裁庭无法形成多数意见时,首席仲裁员的观点起决定性的作用。因此,首席仲裁员需要具备专业的业务能力,高尚的道德品质,以及对仲裁程序的熟练掌握。仲裁程序的公正是实体裁决公正的基础。首席仲裁员的产生机制作为仲裁程序的组成部分,也是实体公正的重要保障。本文将对国际商事仲裁首席仲裁员产生机制进行研究。  文章除了第一章序言和最后一章结语,剩余的分为四个部分:
国际商事仲裁裁决撤销制度不仅仅是对裁决终局性的一个挑战,同时也能够维护仲裁的公允性,如何协调好仲裁裁决的终局性和法院对仲裁裁决的司法监督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难题。  中国国际商事仲裁裁决撤销制度的相关司法制度起步比较晚,相关规定不具系统性,虽然近年中国出台了相关的司法解释和报核制度以遵循仲裁终局性及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国际商事仲裁原则,但长远来看不能直接解决中国国际商事仲裁裁决撤销制度
互联网将消费者与销售者直接联系起来,变革了人们购买、出售和组织商业活动的传统方式。上世纪九十年代,电子商务的萌芽并强劲增长,由于电子商务拥有可负担性、便捷性、可及性、更多样的选择、更优质的服务、更快速便捷的购物体验以及更多种的支付方式等优势,电子商务一经诞生就飞速发展。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电子商务在发展的过程中进一步演变为跨境交易,“海淘”、“海外购”等新名词一一兴起,各种跨境电商平台也逐渐出现在人
意思自治是仲裁协议的基石,这一理念在国际商事仲裁中更为凸显。单方选择仲裁条款是意思自治的产物,赋予了一方当事人选择诉讼(仲裁)方式解决争议的权利。由于它在执行被告财产方面极具灵活性,在争议出现后一方可依据具体的情形来选择程序以满足相应需求,在金融领域中备受推崇。此种条款的效力却饱受争议,主要理由有:(1)非仲裁协议(2)违反合同相互性(mutuality)(3)显失公平(4)违反法院管辖协议。英美
近年来,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以及环境保护需要的口益迫切,贸易与环境的冲突也日益激烈,在这一过程中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对于环境保护的标准不断提高,并且由一开始只关注产品本身对于环境的影响发展到开始更多地关注产品生产过程对于环境产生的各种影响。除此之外,还采取了许多单边环境保护贸易措施,主要表现为PPM1措施,即Process and Production Methods,又解释为产品的生产过程和生产方法
分享经济由来已久,随着互联网、GPS、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和分享经济平台的出现,这种经济模式规模逐步扩大。现代分享经济是指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整合、分享海量的分散化闲置资源,以提供暂时使用权的方式满足多样化需求的经济活动总和。中介型分享经济平台运营模式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特征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契合,受到了较多的关注。中介型分享经济平台与传统经济经营者存在差异,其运营模式使得原本经营者与消费者
随着国际投资不断发展,投资者-东道国的投资争端越来越复杂,作为国际投资争端主要解决方式之一的国际投资仲裁的费用也越来越高。第三方资助作为一种新的资助形式近年来在国际投资领域兴起。一方面,第三方资助可以让当事人负担得起律师费及其他费用,从而提起对东道国的投资仲裁并要求索赔;但另一方面,第三方资助也给国际投资仲裁带来了诸如激励滥诉、增加东道国费用、保密性受到影响、增加利益冲突风险等问题。越来越多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