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国际化研究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uxy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化步伐在最近几年明显加快并取得显著成效。2004年以来国内银行纷纷加快国际网络布局并加大海外经营力度,引入外资投资者并在海外上市,同时开展了一系列的跨国并购活动。本论文拟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研究中国银行业国际化的情况并与国际同业进行比较,同时对中国银行业国际化的前景进行展望并提出建议。  中国银行业主要由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其他类金融机构(包括政策性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外资金融机构、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企业集团财务公司、信托投资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货币经纪公司和邮政储蓄银行)等组成。对“银行国际化”,尽管理论界有不同的定义,但作者认为它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应该至少包括两层含义。从狭义上讲银行国际化指银行在海外的经营活动,包括成立海外代表处、分行或子公司,开展海外业务,进行跨国并购等;而广义的国际化则指银行在整个公司治理、财务管理、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的国际化过程,包括引入外资股东、学习国际先进的金融产品与技术、引进并培养国际化人才,以国际先进制度与理念进行管理等。  银行国际化涉及的主要理论包括客户拉动效应论、银行比较优势论,区位优势论、综合优势论、规模与多市场效益论、分散风险论、参与银行体系重组论、银行业务三分类论、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创新理论等。本论文全面总结了现代银行国际化理论,把银行国际化理论分为六大主要类别,分别是1、与客户相关的银行国际化理论;2、与竞争优势相关的银行国际化理论;3、与规模与效益增长相关的银行国际化理论;4、与分散风险相关的银行国际化理论;5、与发展中国家银行体系重组相关的国际化理论;以及6、其他银行国际化理论。在对上述理论进行总结与评价后,作者认为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化是在三个特殊条件下开展的。第一,作为发展中国家的银行,中国银行业并不具备明显的竞争优势,在国际化动因、海外市场的进入方式、核心竞争力、经营发展策略等各方面都与发达国家的跨国银行有所不同;第二,中国银行业经历了从传统的国有银行占据绝对垄断地位(20世纪80年代及以前),到国有银行商业化及各种类型银行共同发展(20世纪90年代到2004年),到大规模引入外资股东,并在海外上市(2004年至今)的转轨过程。为此,对这些正处在体制与经营管理理念转轨过程中的银行来说,其国际化的意义并不只在于获取规模与效益的增长,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与国际接轨,引进先进的国际理念和产品,带动国内业务的发展;第三,在全球排名来看,国内银行在资本、资产规模与市值等方面已经处于世界前列(2007年按一级资本排名全球前20大银行中3家为中国银行,按市值排名前20大银行中4家为中国银行),与一般的发展中国家银行又有所不同;但同时在公司治理、经营管理经验、产品与服务质量、竞争优势等方面又落后于国际性跨国银行。对于这类型有一定垄断优势,但也有很多弱点的银行应该走何种国际化之路,从而达到扬长避短的作用,也具有其重要的特点与研究意义。为此,作者提出了“中国银行业的多元国际化观点”,从目的、内容和效用三方面更全面深入地研究中国银行业国际化,并希望相关的研究能对现代银行国际化理论起到补充作用。  银行业国际化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客观地衡量与比较银行的国际化程度。作者总结了前人的国际化衡量方法,包括联合国测量方法、苏利文五要素模型、鲁桐国际蛛网模型、《银行家》测量方法、史莱格银行国际化测量方法等。在比较利弊及结合银行业特点后,作者选择史莱格银行国际化测量方法作为基本测量方法(即为海外资产占总资产比例、海外收入占总收入比例与海外员工数量占总员工数量比例三个指标的平均值)。但作者也认为该测量方法着重对银行的海外经营情况进行测量,而对银行多元国际化的衡量不够。为此,作者将史莱格银行测量方法界定为“狭义国际化测量方法”,并在此方法的基础上加入两个新的指标衡量银行的多元国际化程度,包括外资占银行股权比例(衡量股权与财务管理国际化程度),及外方派遣与外籍董事占董事会比例(衡量公司治理与经营管理国际化程度)。加入新指标后的测量方法称为“广义国际化指数测量模型”。同时作者还提出了“国际化展望指数测量模型”,从国际化战略的制定与执行能力、银行整体实力、国际化网络的现状及未来建设能力、股权国际化的情况及与外资股东的合作、人员国际化的情况,以及国际化管理能力等六方面对银行国际化发展前景进行测量。作者认为,狭义与广义国际化指数测量模型主要对银行国际化的现状进行衡量,而国际化展望指数测量模型则对银行国际化的未来发展前景进行评估,并以此为基础作出相应的措施建议。  本文对中国银行业国际化的实证研究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利用狭义和广义国际化测量模型对中国银行业20家银行最近9年(1998-2006年)的国际化情况进行测量。根据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作者选择了20家国内银行,涵盖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与城市商业银行三大类型,资产和利润合计占中国银行业合计近80%,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在数据的收集方面,由于大部分银行为上市银行,定期公布财务年报,也保证了数据的全面性与准确性。在测量后作者也将中国银行业的狭义与广义国际化指数与国外银行业相关国际化指数进行比较。  二是对测量出来的中国银行业国际化指数(包括狭义与广义)与经营业绩之间进行相关分析,并建立回归模型进行进一步的回归分析,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对上述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狭义与广义国际化对中国银行业的效用,同时将研究结果与国外银行业的相关研究结果进行比较。经过回归分析,表明在现阶段狭义国际化对中国银行业整体经营业绩的影响不显著。经过中外比较分析,作者认为这显示中国银行业处于国际化早期阶段,海外业务收益对银行整体收益影响不大,净收益效应也不明显。而对广义国际化指数与经营业绩的回归结果表明中国银行业的广义国际化与经营业绩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从实证角度证明了国际化对中国银行业的正面效应,并对国际化的未来发展方向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三是对中国银行业国际化进行案例分析并选取国外同业进行比较。本论文选择了六家代表性国内银行,包括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对其国际化发展过程进行案例分析,利用狭义、广义与国际化展望模型对每一家银行的国际化指数进行测量,并对测量结果进行解释。作者认为这六家国内银行的国际化分别以内在型海外发展战略;跨国并购促进海外发展;投资银行业务带动海外发展;通过与外资股东的全面战略合作促进多元国际化;通过全行管理国际化战略促进多元国际化;及通过外方股东主导的公司治理与经营管理带动多元国际化这六种不同方式来实现银行的多元国际化,对从案例角度研究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化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同时作者选取了三家外国银行(也为全球前三大银行),即汇丰银行、花旗银行与美洲银行,对其不同的国际化发展路径进行分析和比较。  经过上述理论与实证分析,本文在第八章对中国银行业国际化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包括机构国际化、业务国际化、股权国际化、产品国际化、人才国际化、管理国际化等。本文也对中国银行业国际化的发展进行展望,并提出称为“八项修炼”的建议,主要包括:制定合适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并高效执行;建立国际化团队;积极创新;境内外联动;通过收购参股等多种方式进行海外布局;注重新兴市场开拓;注重国际性风险管理;通过探究式学习与建设性替代的方法推进多元国际化进程并最终促进银行整体价值最大化等。
其他文献
为了改善传统RFID阅读器载波泄露严重和提高射频前端动态范围,提高信号质量,本文在分析载波泄露原理的前提下,提出了一种快速搜索方法,经过实验验证,解决了搜索速度和抵消精度的矛盾。
EPC为英文Engineering—Procurement—Construction的缩写,在这种合同模式下,承包商对项目的设计、 采购、 施工、 试运行等工作全面负责.EPC合同模式在国际工程界采用了近40
于同一患者体内,同时存在两种恶性肿瘤性疾病,在国内文献仅见少数病理报告。我院最近遇到一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简称慢粒)患者,用马利兰治疗,获得缓解后急变,并发淋巴肉瘤。
利用广西宁明膨润土和PP及PE经发泡塑化造粒制得的吸附剂(P-P-B)对Cr3+的吸附特性进行试验研究.用单因素试验的方法考察了微波加热时间、吸附剂用量、吸附时间、吸附温度、振
期刊
期刊
小儿营养性贫血的发病率无论是国外或国内的报告都相当高。因此。如何防治小儿营养性贫血,已引起营养学家的广泛重视。本文应用铁强化食品——补血糖对三个托儿所儿童进行2
王×,男,55岁,农民。因全身骨骼疼痛,发热半年于1980年12月18日来我院就诊。骨骼疼痛呈持续性,以两胁较明显。近来两胁疼痛加重,体力日益不支,消瘦,乏力,胃纳下降。常有低热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中国目前的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前列。170多种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是名副其实的制造大国。但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却严重缺乏具有我
眼底循环障碍疾病以及全身性疾病导致的眼底改变均可不同程度地显征于眼底图像。在 ICG眼底造影结合共聚焦激光显微镜技术条件下 ,可得到高分辨率的眼底视网膜和脉络膜局部图
绥农42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以合03-1099为母本,以绥02-339为父本有性杂交选育而成,2016年通过黑龙江省审定,该品种高产、抗病、适应性广,适于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