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后期改造及其对油气赋存的影响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any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鄂尔多斯盆地的发育时限为中晚三叠世-早白垩世,晚白垩世以来为盆地的后期改造时期。油气作为流体矿产。流体极易随所处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流动,改变其分布状态和位置。所以,油气赋存(聚散、成藏和分布等)既严格受成盆期和成盆期前构造格局的控制,又明显受成盆期后每一次构造运动和任一种改造形式的影响。晚侏罗-早白垩世为鄂尔多斯盆地生排油(气)、成藏高峰期,此后盆地又经历了多期次、多阶段、不同形式的构造变动和改造,这种在生油(气)高峰之后的构造变动势必会对油气的赋存状态产生重大影响,造就油气藏的部分破坏、调整、重新分配或运移散失以及地层能量场的改变。 本文根据各主要地质事件发生、动力学环境演变和地层接触关系及沉积环境变化等,对鄂尔多斯盆地及其邻区晚白垩世以来的后期改造进行了期次(阶段)划分,并系统、全面地讨论了盆地,尤其是盆地本部(或日鄂尔多斯地块)晚白垩世以来后期改造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其强度的时空展布特征,在此基础上,从后期改造阶段油气散失留下的各类地质-地化证据入手,以抬升剥蚀导致盆地上古生界地层降压为线索,选择典型、代表性实例剖析,初步探讨了后期多期次构造变动对油气的影响。 鄂尔多斯盆地及邻区晚白垩世以来可划分为5个演化阶段:①晚白垩世-古新世;②始-渐新世;③中新世早中期;④中新世晚期-上新世;⑤第四纪。此间盆地本部经历了东强西弱、向东渐次增大的差异抬升与不均匀剥蚀,直至8Ma前后,地块东部剥蚀终止而率先接受风尘沉积,结束了晚侏罗世以来一直表现的相对东隆西降的格局,地块发生隆降反转。此后一直延续到现今,地块仍不断抬升,且抬升在时间上和空间上表现出不均匀。晚白垩世以来盆地本部的差异抬升剥蚀,对油气产生了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它的破坏性在于:(1)地层剥蚀减薄,甚或边缘高部位目的层直接出露,从而改变了地下油(气)的保存环境,加快了油气的散失:(2)地层倾向反转导致下古奥陶系顶部风化壳气藏内部物质的重新调整,然气藏内部结构完整,故天然气损失甚微。它的建设性体现在:(1)适度剥蚀,诱导封存箱内超压释放,形成次生气藏;(2)促使天然气脱溶、煤层气解吸附,可作为补充气源。
其他文献
目的构建阻断门静脉不同时间、肝门30min和肝动脉同胆总管30min的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检测相关生化指标和细胞因子,计算肝、肠系膜淋巴结细菌移位率,观察肝脏与肠道的病
目的:通过脊髓型颈椎病临床与影像学表现,比较患者术前术后的JOA评分,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说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的适应证,从而为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与手术治疗提供临床依据
目的:通过建立小体积肝脏动物模型,探讨特利加压素对肝大部切除术后大鼠小体积残肝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参考Higgins法,加行肝门阻断30分钟,建立大鼠小肝综合症模型
在介绍物联网技术的基础上,从传感器技术、物联网标准和物联网安全三方面详细分析了物联网发展的制约因素,以物联网产业链的重要环节和关键技术为主线对物联网的发展前景进行
本研究中的“小团体”是在班级生活中幼儿为满足情感需要和社会交往自发形成的,具有三人或三人以上的群体。“小团体”是幼儿在家庭之外需要参加和认同的团体,对幼儿社会化的
当前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老年冠心病患者越来越多,同时治疗药物的可选择性也比较强。本文具体探讨了老年冠心病的发病概况与机制,分析了老年冠心病药物治疗的现状,最后总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低分子肝素在两种促渗剂作用下经皮渗透能力,选出具有最佳促渗透效果的促渗剂和最佳的低分子肝素浓度。将选出的组方应用于大鼠背部缺血随意皮瓣模型皮瓣,观察
目的通过对比研究腰椎间盘镜(MED)辅助下椎管扩大减压术与后路小切口开窗减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近期临床疗效,评价MED辅助下椎管扩大减压术的应用价值,并以此研究结
耕地快速流失是当前我国最严峻的土地问题,对社会稳定带来很大负面影响,保护好耕地,等于为农村社会的稳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耕地非农化对耕地保护影响巨大,为有效保护有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体育的需求也日益扩大,体育消费已经成为现代居民生活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