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服务型制造网络(Service-oriented Manufacturing Network, SMN)是服务经济时代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网络组织模式,也是服务科学领域研究的重要分支。研究服务型制造网络节点的质量行为问题对于网络组织质量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对服务科学的发展是一个重要的探索,对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质量保证具有较好的现实意义。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分三大部分:一是服务型制造网络的本质揭示。新界定了SMN的概念、内涵与结构,认为SMN本质是一种能力需求导向的模块化服务网络,包括两种结构模式:有主导企业的支配型价值模块集成模式,无主导企业的平等型价值模块集成模式。两种模式均由服务性生产模块节点、生产性服务模块节点、顾客效用服务模块节点以及服务集成模块节点构成。运用系统动力学基模分析技术构建了SMN模块化服务的能力成长上限基模、质量水平成长上限基模、成长上限的对策基模以及模块化服务合作基模,从理论上进一步揭示SMN的本质。通过对沿海四省市及中部江西省的部分制造企业、服务企业的服务能力与质量行为调查,从实证的角度说明SMN的形成具有必然性,其节点能力与质量行为具有差异性特征,开展基于能力的SMN节点质量行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二是基于能力差异的服务型制造网络节点质量行为规律研究。该部分是全文的核心内容,提出了基于能力差异的SMN节点质量行为分析框架模型,并围绕该框架展开研究。(1)节点能力选择研究:分析了SMN节点能力选择的本质、原则及流程;借助可拓理论提出了一种SMN节点选择的综合评价方法,并用一个实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此方法解决了对指标的模糊主观判断问题;建立了SMN的物流服务模块化外包决策的质量功能展开(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 QFD)模型,提出了与之相适应的网络合作关系决策方案,并通过实例分析说明其有效性。(2)基础能力优势节点的适应性质量协作研究:界定了适应性质量及适应性质量协作的内涵;分析了SMN基础能力优势节点在模块化服务外包与模块化服务延伸情况下的适应性质量协作情形;提出了能力需求变化情况下SMN节点的适应性质量协作的成本模型,分析模块化服务外包情况下服务模块提供商与服务模块集成商的适应性质量行为决策问题,以及模块化服务延伸情况下SMN节点的适应性质量行为决策问题,并以Matlab7.10.0为工具,对质量行为的最优水平进行数值仿真分析。(3)竞争能力优势节点的合约化质量协调研究:界定了合约化质量及合约化质量协调的概念及内涵;运用合同理论设计完全信息下SMN节点合约化质量协调模型,不对称信息下节点质量水平为离散型的合约化质量协调模型,以及不对称信息下质量水平为连续型的SMN节点合约化质量协调模型,主要讨论了服务模块提供商的质量水平为离散型时,在考虑道德风险情况下,区分质量水平与不区分质量水平高低类型的质量合同设计问题,以Matlab7.10.0进行数值仿真分析,结果显示区分质量水平时的质量合同对SMN整体质量水平的提高更有利;(4)核心优势节点的模块化质量协同研究:界定了模块化质量及模块化质量协同的概念及内涵;运用协同学理论改进建立了核心能力优势SMN节点模块化质量协同的概念模型、演化模型和力学模型;分析了三个模型之间的关系及其管理意义,从质量序参量、服务核心能力、局域涨落以及质量改进方向四个方面提出了SMN节点模块化质量协同行为的控制对策。三是服务型制造网络节点质量行为案例分析。论文分析了波音公司的服务型制造模式及波音公司主导下的SMN结构体系,对该SMN中的中国提供商的质量行为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早期合作的简单三来加工是适应性质量协作行为,提升竞争能力的转包生产合作以及相关风险合作是合约化质量协调的过程,而未来参与世界航空工业的竞争,与波音公司的合作应是提升核心能力优势的模块化质量协同行为。论文的主要创新归纳为如下三点:一是提出了SMN节点质量行为理论分析框架。服务型制造理论的研究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对SMN质量管理的研究极少发现有文献报道,论文对SMN节点质量行为的研究是这一领域的新探索。论文提出了基于能力差异的SMN节点质量行为分析框架,给出了三组新的概念及其内涵解释,适应性质量与适应性质量协作、合约化质量与合约化质量协调、模块化质量与模块化质量协同。二是从模块化服务的视角提出SMN的结构及本质特性。论文首次从模块化服务的视角对SMN进行界定,认为SMN的本质是一种模块化服务网络,并建立了SMN模块化服务的成长上限基模、对策基模及合作基模,揭示了SMN模块化服务的本质。三是构建了“适应性质量协作——合约化质量协调——模块化质量协同”系列模型。提出了能力需求变化情况下SMN基础能力优势节点适应性质量协作的成本模型;运用合同理论设计了完全信息下SMN竞争能力优势节点合约化质量协调模型,不对称信息下节点质量水平为离散型与连续型的合约化质量协调模型;运用协同学理论改进建立了SMN核心能力优势节点模块化质量协同的概念模型、演化模型和力学模型,并分析了三者关系及管理意义,提出了模块化质量协同控制对策。通过研究,初步构建了SMN节点质量行为研究的理论体系,并通过波音公司SMN结构及中国航空制造企业与波音合作质量行为的案例分析,使研究更具有实践意义,对我国航空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