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生增长理论框架下的土地要素与城市经济增长:理论与来自中国的经验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55314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土地供应总体而言缺乏弹性,且土地不具有能够随着经济运行而不断积累的性质,因此长期以来,西方主流的经济增长理论否定土地要素对长期经济增长的作用,土地在经济增长模型中也很少作为一个变量出现。而另一方面人力资本被视为目前推动西方长期经济增长最重要的要素,它能够通过“干中学”在经济运行过程中不断积累,并同时支撑起经济的持续增长。但中国等一些正处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发展中国家的经验表明,土地供应与人力资本集聚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这对传统忽视土地要素对长期经济增长作用的理论观点提出了强烈的挑战。   本文在卢卡斯以人力资本为核心的经济增长模型基础上,提出了一套以土地要素供应带动经济增长的内生增长理论模型,这是对内生增长理论的一个重要贡献。在本文的模型中,土地要素对经济增长有着双重的作用。首先,城市建设用地可以通过供应量的增加带动城市经济的增长,这是土地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其次,土地供应的增加,还会对物质资本、劳动力和人力资本集聚产生积极或消极的作用,并进而通过这些要素的变化对经济增长产生间接的影响。这种间接效应不仅会影响短期的经济增长,更会通过对人力资本集聚的影响,进而对长期的经济增长产生持久的作用。本文的理论模型将土地与人力资本联系起来,为解释中国的经济增长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并从理论上解决了土地对长期经济增长的作用问题。本文采用中国30个省级行政单位2003-2009年的面板数据检验了其中一部分理论命题,经验研究的结果表明本文的理论框架能够很好的解释中国的城市经济增长问题。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正在经历快速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中国家,当前的城市建设用地供应不仅会对短期的经济增长产生作用,也会对经济体的长期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对土地供应的合理规划意义重大。
其他文献
摘 要: 近年来,由于日本经济持续下滑,中国对日研究生派遣的市场不断缩小,竞争也变得愈发激烈。本文通过对现中国对日研修生的派遣现状及相关市场的分析,结合中日两国经济发展的情况及趋势,寻找出具有可行性,可以进一步开拓、巩固并发展对日研修生市场的对策。  关键词: 中国对日研修生 劳动力短缺 劳务输出  二战结束后,日本奋发图强,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发展成为以出口为主体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二十世纪八十
阳光透过树叶照耀着大地,红色的枫叶被一阵阵秋风卷到地上.在冬季来临前的金秋,对生活在森林里的小动物而言,每一颗果实都是金子.rn小韬是一只刚出生六周,已独自生活的花粟鼠
期刊
在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吸引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的国际背景下,中国政府近年来也积极倡导社会治理的现代化改革,现阶段这一趋势正在向乡镇地区扩散。本文通过访谈等方式
“人不可貌相”,那是必然的.那有什么办法可以了解一个人?看吃相!没错,吃相看穿人!rn“来,干杯!”新年到了,我们一家人举杯欢庆.举杯后,饭桌上便上演了“风卷残云”“狼吞虎
期刊
看着手中用了6年,已经泛黄发皱的体检表,再看看同学们兴奋的样子,我知道,一年一度的体检又来了……rn体检,必然几家欢喜几家愁!由于各项检查的先后顺序是自己选择的,于是,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