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土地供应总体而言缺乏弹性,且土地不具有能够随着经济运行而不断积累的性质,因此长期以来,西方主流的经济增长理论否定土地要素对长期经济增长的作用,土地在经济增长模型中也很少作为一个变量出现。而另一方面人力资本被视为目前推动西方长期经济增长最重要的要素,它能够通过“干中学”在经济运行过程中不断积累,并同时支撑起经济的持续增长。但中国等一些正处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发展中国家的经验表明,土地供应与人力资本集聚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这对传统忽视土地要素对长期经济增长作用的理论观点提出了强烈的挑战。
本文在卢卡斯以人力资本为核心的经济增长模型基础上,提出了一套以土地要素供应带动经济增长的内生增长理论模型,这是对内生增长理论的一个重要贡献。在本文的模型中,土地要素对经济增长有着双重的作用。首先,城市建设用地可以通过供应量的增加带动城市经济的增长,这是土地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其次,土地供应的增加,还会对物质资本、劳动力和人力资本集聚产生积极或消极的作用,并进而通过这些要素的变化对经济增长产生间接的影响。这种间接效应不仅会影响短期的经济增长,更会通过对人力资本集聚的影响,进而对长期的经济增长产生持久的作用。本文的理论模型将土地与人力资本联系起来,为解释中国的经济增长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并从理论上解决了土地对长期经济增长的作用问题。本文采用中国30个省级行政单位2003-2009年的面板数据检验了其中一部分理论命题,经验研究的结果表明本文的理论框架能够很好的解释中国的城市经济增长问题。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正在经历快速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中国家,当前的城市建设用地供应不仅会对短期的经济增长产生作用,也会对经济体的长期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对土地供应的合理规划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