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访现代文学中“脆弱的个人”-第三空间理论视阈下的反思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chh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历了革命文学,十七年文学,以及文革文学,学者们对让文学重新回到本位,重新关怀个体命运的渴望愈加强烈。因此,上世纪八十年代学界提出了“重写文学史”的构想,研究者一反过去充满政治色彩的思维与叙述方式,注重“主体性挖掘”,确立“审美原则”,提出了“纯文学”等概念。“重写文学史”作为一个事件早已结束,这次实践使文学从政治的比附中独立了出来,但是由于目的性过于强烈,主流话语过于集中,学者们依旧感到重写文学史遮蔽了许多历史的丰富性,但正是这个不够完满的结束却真正敞开了重述文学史的大门。过去“重写文学史”不尽人意主要的原因在于讨论者往往陷入了“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陷阱,面对“政治性/文学性”、“审美性/历史性”、“艺术性/思想性”、“形式语言/思想内容”等问题,往往非此即彼,只能是“二者取其一”,虽然研究者们也对于文学的“边缘”现象予以重视,但是在二元对立的同质化的思维下,“边缘”通常作为与“中心”对立的另一元被重新阐释,对抗关系之外的边缘几乎不被纳入阐释视野。爱德华?索亚吸收列斐伏尔、福柯等学者的思想提出的“第三空间理论”作为一个后现代地理学理论为重访历史提供了新的思路,而这种思维方式也为我们重读现代文学的发生营造了一个新的意义场。在这里,“中心”和“边缘”等处于对立关系的概念,不再作为彼此对抗的二元进行话语争夺,而是在开放的交流空间中彼此对话,互为注解。“脆弱的个人”最初由刘再复提出,指一种文学创作的立场。其实,关怀“脆弱的个人”正是重写文学史的深层动力,本文以“脆弱的个人”作为重访文学史的切入点,同时也将其作为一个观察的“他者”或者说“第三元”,用以打破封闭的理论叙述造成“二元对立”困境。在第三空间理论思维的引导下,在历史回顾中融合对现在和未来的观察与思考,从“国家—民族”构想到五四“个人觉醒”的话语中发现真正的“个人”难以存在的历史,从多个层面重新发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脆弱的个人”。同时在具体的历史语境中发现主流文学史之外的“异质空间”,在此基础上重新关注“脆弱的个人”所依存的“乡土”,深刻反思现代文学中的“现世救赎”与“精神维度”,也发现一个意义更加复杂的“文学现场”。
其他文献
《毛诗正义》作为《诗经》汉学的集大成之作,目前,学界关于它的研究大多侧重于注疏方面。本文将对《毛诗正义》所蕴含的诗学思想展开研究。《诗经》中的《周南》《召南》在《
<正>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多媒体电脑、投影仪、实物展示台、音响等多媒体技术和设备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应用于初中语文教学中。要在教学中实现教师、学生和教学媒体的完美整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开启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巨量数据的集合是大数据的特点,它将在意识形态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大数据时代下信息全球化发展,使得意识形态领域受到
文化人类学家强调,人是文化的生物,人生活在文化情境之中。借助文化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可以对课程研究做出新的诠释:课程研究具有文化本土性、文化主体性和文化多样性的特征
以内蒙古鄂尔多斯某油田的3种压裂返排液为研究对象,COD去除率、浊度去除率和出水率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控制变量法探索压裂返排液预处理工艺的最佳实验条件。结果表明,200mL
伴随着影视产业发展的规模日益壮大,影视媒体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了人们的生活当中,为人们提供了巨大的精神享受。正是由于这种重要的功能,全国各大高职院校纷纷开设了影视表
传统MIMO雷达为了获得准确的距离信息小仅需要引入转移矩阵,而且需要积累更多的快拍数。针对该问题,该文提出了基于稀疏迭代的频控阵MIMO雷达多维信息(距离、角度和幅度)估计方
《异史》是《聊斋志异》现存各版本中收录篇目最全、钞写时间较早并且保留它的源本面目最全的版本,但一直未得到学界的充分重视,对它的来源、钞写年代、与诸本之间的关系研究
为提高GPS时间显示控制系统在光电跟踪设备中的控制能力、可操作性、可观测性,在前期设备的基础上,设计了新的电路架构,进行数据通讯及信息处理,增加了触摸屏控制显示终端,对
时间流逝,年岁渐增,是自然界的规律,是任何人都无法回避的现象。多情敏感的诗人们,面对生命的衰老,往往会发出内心的感慨。中唐著名诗人白居易,面对生命的老去,也心生许多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