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异黄酮糖苷微生物转化的初步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JIAJUN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并建立了大豆苷元和染料木素的提取分离以及定量的方法。首先用正己烷对豆粕脱脂,脱脂豆粕再用70%的乙醇提取,浓缩乙醇提取液至无醇,然后用与水相相同体积的乙酸乙酯萃取3次,合并并浓缩乙酸乙酯相。用GF254层析板,以甲苯—氯仿—丙酮(4:1.8:1.8)为展开剂对乙酸乙酯相进行薄层层析,并通过实验确定Rf=0.50的物质为大豆苷元,Rf=0.63的物质为染料木素,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进行定量。在本实验条件下,大豆苷元和染料木素提取率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40%和0.87%,含量测量值的相对偏差分别为3.69%和3.52%。这表明本实验建立的大豆苷元和染料木素的提取分离方法稳定有效,定量方法准确可靠。通过判断大豆异黄酮糖苷是否水解或水解的程度来筛选大豆异黄酮糖苷分解菌时,要测定水解前后苷元含量的变化,整个过程比较复杂。在对样品进行薄层层析的过程中在Rf=0.82处发现了除大豆苷元和染料木素之外的第三条荧光斑,通过HPLC-PDA、质谱和显色反应分析确定其为大豆精醇,并证实了大豆精醇的有无或荧光的强弱可以作为判断大豆异黄酮糖苷是否水解或者水解程度的标志,大大简化了筛选大豆异黄酮糖苷分解菌的过程。本文还研究了经分离纯化得到的对大豆异黄酮糖苷水解率较高的黑曲霉N3对大豆异黄酮糖苷、p-NPG和栀子甙的水解情况,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黑曲霉N3对染料木苷的最佳酶解条件为温度=52℃、时间=12h、pH=4.5、Ca2+浓度=30 mmol·L-1,酶解率为41.42%,对大豆苷的最佳酶解条件为温度=52℃、时间=12h、pH=5.0、Ca2+浓度=60 mmol·L-1,酶解率为95.71%。N3黑曲霉菌产的酶对p-NPG有很好的酶解效果,但其对栀子甙的酶解率只有30.82%。黑曲霉N3对不同的糖苷表现出了不同的酶解效果,这可能是由不同糖苷的结构差异造成的。
其他文献
成都至上海高速公路四川段河店路堑高边坡高度78.5m,由侏罗系紫红色厚状泥岩与灰色巨厚层状长石栎岩互层构成。泥岩软弱,砂岩坚硬且发育两组近垂的陡倾节理,其中一组走向与边坡走
气管插管成功的关键是充分暴露声门.但在部分患者如体胖、短颈、上切牙过长、下颌后退、胸颌粘连等情况,往往显露声门困难.为此,根据光学原理我们对目前常用的弯喉镜片进行改
2000年1月~2002年6月,我院应用吲哒帕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0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本试验旨在研究灌胃不同剂量壳寡糖(COS)对小鼠生长性能和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细胞因子水平、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选取60只5周龄无特定病原体(SPF)级ICR雄性小鼠,随机分为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