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有的工艺装备条件下,分解炉操作工况不能保证无烟煤完全燃尽,限制了无烟煤在干法水泥生产中的应用。
如何合理有效地在无烟煤资源丰富地区用无烟煤来进行水泥生产,对这些地方的企业降低水泥生产成本,有效合理地利用当地资源,减少交通运输等都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课题提出在无烟煤制备过程中通过对煤粉进行化学改性,并配合相应细度控制的工艺参数的方法,使入炉无烟煤燃烧特性与烟煤相当,从而使改性无烟煤适应和满足现有新型干法的水泥生产分解炉的热工制度和条件。
本文将分解炉环境条件下的无烟煤的燃烧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四个过程,利用热重分析和微观测试分别讨论了外加剂对挥发份析出过程、煤焦样表面物理特性以及焦炭着火和燃尽过程的作用效果。
实验结果表明,控制细度条件下的化学改性能得到很好的无烟煤燃烧特性改善效果。改性无烟煤在较小粒度下,燃烧时间对燃烧率的影响仍然很大;改性无烟煤挥发份析出过程中,外加剂对改性无烟煤析出量、析出速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不同外加剂对各个阶段作用效果不同;焦样燃烧实验分析表明,外加剂通过对其表面空隙结构的改变,使焦样着火温度、燃尽时间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通过正交试验,获得了对80μm筛余1%的无烟煤复合外加剂配方。燃烧特性实验表明,该配方下的改性无烟煤试样与烟煤试样具有相同的燃烧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