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化钨铝硬质合金的制备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bi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碳化钨类硬质合金具有高硬度、高强度、耐腐蚀、耐高温和膨胀系数小等优良的性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金属切削加工、金属成形工具、矿山工具、石油钻探、地质勘探、国防军工、航空航天、电子通讯、建筑等领域。钨是一种战略金属,具有极为重要的用途。而钨元素在地壳中储量极少,世界上各个国家都对钨采取了限制出口的措施,所以近年来碳化钨的价格持续上涨。钨资源的50%都用来生产硬质合金。因此,在保证硬度和强度的前提下,如何在碳化钨的应用领域减少钨的用量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本课题组采用机械合金化和固相反应制备出了高硬度、高强度、低密度的新型材料-碳化钨铝。它是铝原子进入碳化钨的晶格中,占据了钨的格位而形成的替位式固溶体。铝的固溶减少了钨元素的用量,这对于节约钨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制备了未见报道的碳化钨铝粉末;并以它们和粘结金属为原料,采用粉末冶金技术,通过热压烧结和真空烧结制备了一系列新型碳化钨铝硬质合金。结合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ESEM)、能谱分析(EDX)、密度测量、硬度测试、抗弯强度测试等方法对所制备的合金样品进行晶体结构、微观结构、元素组成、致密度及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和测试。结果表明:  (1)以钨粉和铝粉为原料,通过机械合金化制备了W0.6Al0.4合金粉末;W0.6Al0.4和石墨粉经过球磨混料和固相反应后得到W0.6Al0.4C0.8粉末。以WC和Al粉为原料经机械合金化制备了W0.4Al0.6C0.4粉末。能谱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的W0.6A0.4C0.8和W0.4Al0.6C0.4粉末的元素组成与原始粉料一致;粉末在制备程中无明显的氧化现象发生。两种方法制备的碳化钨铝粉末均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抗氧化性。  (2)通过反应热压烧结制备了无粘结相的超细W0.6Al0.4C0.8硬质合金。由于具有超细微观结构,且无粘结相,因此合金具有很高的硬度、较高的抗弯强度和韧性。  (3)通过热压烧结制备了Cr3C2含量为0~0.9wt.%的W0.6Al0.4C0.8-8wt.%Co硬质合金,探讨了晶粒抑制剂碳化铬对合金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碳化铬对碳化钨铝晶粒的长大具有抑制作用,合金具有超细的微观结构。碳化铬的加入提高了合金的硬度和抗弯强度。  (4)通过真空烧结制备了Y2O3含量为0~0.9wt.%的W0.4Al0.6C0.4-10wt.% Ni硬质合金,探讨了氧化钇对合金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氧化钇的加入能够抑制碳化钨铝晶粒的异常长大,提高合金的抗弯强度。  (5)通过真空烧结制备了ZrO2含量为0~0.9wt.%的W0.4Al0.6C0.4-10wt.% Ni硬质合金,研究了氧化锆对合金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氧化锆的加入能够提高合金的抗弯强度。
其他文献
异种棒状杆菌Xenorhabdus spp.,是一类昆虫致病性线虫的共生菌,具有抗病菌抗真菌的活力.已经从该类细菌的培养液中分离到多种抗菌素.该论文首次报导了四个新的次级代谢产物.
该论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研究CO存在下微量H的脱除(为制备有机合成重要原料CO以及防止H引起爆炸性),第二部分用TPR验证氢溢流效应.向原料气中通入O利用H+O反应可将H除去.
微悬臂传感器是基于原子力显微镜技术发展而来的无标记超灵敏传感检测方法,能够将悬臂表面化学反应的信息转化为微悬臂的机械运动。本文以核酸适配子和多肽作为受体分子,研究了
最近 ,江泽民总书记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论断。本文拟就其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一论断 ,围绕着跨越“卡夫丁峡谷”这一历史使命 ,进行一些
为推进落实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和教育部关于《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总体部署,在整个互联网行业日新月异变化的大背景下,如何更好地通过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
该论文包括聚羧酸类阻垢分散剂的国内外文献综述、马来酸酐类三元水相共聚,丙烯酸类乳液聚合、苯丙乳液聚合四个部分.第一章:参阅了114条文献,分别从丙烯酸类和马来酸酐类二
有机质谱不仅广泛地应用于凝聚下的化学反应研究,而且还成为了研究气相离子结构和反应中间体的重要手段.我们的工作重点集中于近来国际上二个质谱前沿领域-富勒烯化学和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