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核心范畴。学术界一般从语义学、哲学及文学评论角度来探讨“清”,多是对“清”作一种静态的品格来研究,认为“清”是文学作品中的一种风格。本文认为“清”不仅是静态的,不仅是文学作品中的一种风格、品质,而且是动态的,是人的基本生存理念、理想的生存状态和人生境界。“清”作为核心范畴的形成,与中国古代的农业文明、儒道两家的哲学思想及天人合一的哲学思维密切相关。儒家多是从“清”的伦理道德内涵方面,崇尚“清”的政治、人格理想;道家则是从本体论意义上论述“清”,在某种程度上,“清”是天得“道”的最高境界。正因为“道”具有终极人文关怀的理念,“清”也具有终极人文关怀的理念。魏晋的时代境遇和士人的主观诉求促使“清”经历了由伦理之“清”——才性之“清”——文艺之“清”的转变,“清”在这一时期定型。“清”具有洁净、清新、峻爽、自然、恬淡、含蕴不尽的特性。研究“清”的意义在于:一方面,“清”是魏晋风度的全神写照;另一方面,在魏晋开启的尚“清”风尚,对后世的文学艺术创作、理论研究及人生实践影响深远。另外,“清”对当代人的生存实践和生存状态有一定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