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实验室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控制条件下碘甲磺隆钠盐在土壤和水中的降解规律及其对土壤中几种生物学指标的毒性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 在不同控制条件下,碘甲磺隆钠盐在土壤中的降解均符合一级动力学规律,其在土壤中的降解以微生物降解为主,化学水解和光解为辅。 (2) 碘甲磺隆钠盐在土壤中的降解速率随土壤温度、湿度的升高而加快,随土壤pH值、土壤中农药初始浓度的升高而减慢。当温度从5℃上升到35℃时,碘甲磺隆钠盐在土壤中的降解速率增加了2.77倍。当湿度从25%的饱和含水量提高到75%的饱和含水量时,碘甲磺隆钠盐在土壤中的降解速率增加了4.13倍。而当土壤pH值从5.14升高到9.42时,碘甲磺隆钠盐在土壤中的降解速率却减慢了3.18倍。当土壤中碘甲磺隆钠盐初始浓度从2.5mg/kg增加到10mg/kg时,其在土壤中的降解速率减慢了1.38倍。 (3) 在湖南三种典型的土壤中,碘甲磺隆钠盐的降解速率为:红壤>紫泥土>河潮土。 (4) 在不同pH值的缓冲溶液中,碘甲磺隆钠盐的水解速率表现为:pH4>pH7>pH10,水解速度随缓沖溶液pH值的升高而减少,水解速率常数k与pH值呈显著负相关(R~2=0.9663)。 (5) 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碘甲磺隆钠盐的水解遵循Arrhenius规律,其水解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当温度从5℃提高到35℃时,每升高10℃,水中碘甲磺隆钠盐残留物降解半衰期分别减少了14.6d、7.8d、4.7d。 (6) 在1mg/kg的处理剂量下,碘甲磺隆钠盐最初4~14d培养时间内均显著降低了土壤脲酶、中性磷酸酶及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但随着时间的延长,碘甲磺隆钠盐在土壤中的残留量不断减少,于施药14d天后,其对土壤脲酶、中性磷酸酶及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影响基本变小,并慢慢趋近对照值。 (7) 在1mg/kg的处理剂量下,碘甲磺隆钠盐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表现为最初9天对土壤过氧化氢酶呈现轻微的抑制作用,随后由抑制转为激发,随着时间的延长,28天后施药土壤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基本恢复与对照组相一致。 (8) 碘甲磺隆钠盐施用初期对土壤呼吸作用也有一定的影响,浓度愈大,对土壤呼吸强度的抑制愈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由抑制转为一定程度的激发作用,到12d后施药土壤与对照组土壤的呼吸强度基本上趋于一致。经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1mg/kg处理剂量下,碘甲磺隆钠盐属于低毒或无实际危害的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