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园景观设计的自然生态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rushui_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有近56万所校园和近2000所大学校园,无论在城市核心还是乡镇郊区,这些校园各自都会迅速成为城乡核心部分之一或是本地区的一个区域(教育)中心,对校园景观设计的自然生态研究,将对改变这些地区的生态面貌及生态知识的普及有着重大推动作用。与此同时,由于能源紧张、污染加剧、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以及城市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现实,迫使师生和领导开始思考校园环境问题,而自然生态型校园正好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20世纪下半叶,生态学、绿色建筑等理论所产生的影响日益扩大,传统的以实用、功能为主的设计思想逐渐转变为天人合一、注重自然生态系统有机营造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设计理念。传统的大兴土木、亭台楼阁、堂馆院所的规划理念已经不符合当代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这些关于校园景观的落后的设计理念已经完全不能满足人们对于优美宜人,生态环保的校园环境建设的期待。如何在众多校园面临重新整合的这一特殊历史时期合理地规划利用空间,营造宜人的自然生态景观,促进生物多样化,赋予这片土地以生气和灵感,在中小学生思想启蒙之前播下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种子,这些问题急需我们进行探讨和研究。本文以生态校园为前提,从校园景观设计的自然生态理论研究入手,提出我国当前在校园规划建设的过程当中盲目城市化的大背景之下对校园自然景观研究的不足及其问题所在,分析校园自然生态景观的设计原则及其主要内容,结合国内外校园自然景观设计的成功案例,提出分别从校园植物景观的合理设计、水体景观自然过渡和生物多样化环境的营造三大策略综合提高我国校园自然环境质量,探讨如何促进校园生态平衡、生物多样化及其对广大青少年学生的教育意义。通过讨论每种生态自然景观要素在教育中的可用性,探讨在校园生态自然景观设计建设过程当中如何保护野生动物及促进生物多样化,并如何被设计与实施的。
其他文献
期刊
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文化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同样成为世界发展的趋势。从而,第三产业中的文化产业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竞争和提升的有力工具。文化产业从广义上来说主要是为人们
本文是笔者对库拉克第62号作品进行的分析,库拉克作为浪漫主时期著名的钢琴教育家,他的作品对钢琴学习有一定的针对性。笔者运用历史分析、对比分析、实例分析的方法,希望将
管弦乐总谱的缩编,是阅读和分析管弦乐作品的重要方法。本人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将我的导师鲍元恺先生的《第三交响曲-京剧》缩编为钢琴的独奏和二重奏版本,在缩编过程中,大
校本课程是由学校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和实施的课程,校本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而言的,是指以某所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期刊
“技”“艺”的问题是艺术家在艺术的创作过程所必须谈及的话题,两者密切相关,不可分割。长期以来部分艺术家们对两者关系的认识上有所偏差,常批判“重技轻艺”,有意无意的把“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