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草优良自交系选育及不同处理矮化效应的研究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ppom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百日草由于花色丰富、花型多样、花期长,经常用于花带、花境及花坛。本课题组经过多年精心培育,获得20多个优良自交系,但大都以中株为主,矮株材料较少。在本课题组收集的百日草优良资源的基础上,本试验进一步对低矮型、窄叶型、流行花色等优良特性自交系以及雄性不育两用系选育,从而为杂交育种亲本多样化选择奠定基础;同时对百日草高生长发育规律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对自交系J6施用植物生长抑制剂和摘心措施,选择优良矮化处理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优良自交系选育:(1)利用系谱法和极端选择法对百日草梦境系列F1进行单株自交,经过3代选育,初步得到一个优良的矮化株系MAf2;(2)利用系谱法对百日草梦境系列F1的玫红、绯红、黄色和象牙白四种不同花色的植株进行单株自交,经过3代选育,最终获得一个花色为黄色的稳定自交系MAh3;(3)利用系谱法对后代出现的窄叶型进行单株自交,最终获得窄叶的稳定自交系A3N,形态观察表明,窄叶型A3N叶片显著窄于正常叶,但叶长无显著性差异。(4)对梦境系列绯红和黄色F2代出现的雄性不育株与相应F1代连续回交,每次淘汰不育率在45%以下的组合,最终获得雄性可育系:雄性不育为1:1稳定的雄性不育两用系MAhAB(绯红)和MAfAB(黄色)。通过对MAahAB和MAfAB进行系内兄妹交、可育株自交、成对测交,结果表明MAhAB和MAfAB均为一对隐性核基因控制的雄性不育两用系,其可育株为显性杂合体,基因型为Msms;不育株为隐性纯合体,基因型为msms。2.百日草株高生长发育规律。百日草株高生长发育规律呈现“慢—快—慢”的趋势,生长曲线呈“S”型,对应的百日草株高生长进程为生长初期、速生期和生长末期三部分,百日草在3-4对真叶时进入速生期。依据速生点、速生期的不同,将6个自交系分为两类:①速生点早但速增期短的有A3、J7J和J10;②速生点晚且速增期长的有S5、J6和J17。百日草速生期开始时间与现蕾期初期或者现蕾后一周时间一致,而速增期结束时间与百日草盛花期开始时间一致。因此,生产上可以通过观察百日草的真叶数和生育期来推断其所处的株高生长时期。3.植物生长抑制剂配合摘心对百日草的矮化效应。多效唑配合摘心对百日草有显著矮化效果,多效唑的矮化效果明显优于摘心,随着多效唑浓度和摘心次数的增加,矮化效果增强;矮壮素配合摘心对百日草有矮化效果,矮壮素对百日草株高的抑制作用效果优于摘心,且随着药剂浓度或摘心次数的增加矮化效果增强,但叶面喷施2000mg/L和2500mg/L矮壮素均出现药害现象;土壤浇灌不如叶面喷施效果显著。百日草矮化效果结果分析首先以降低株高为基础,再从中选择观赏效果优良的处理,同时考虑经济成本低及对环境的危害程度小的组合作为最佳处理,综合分析,经矮化处理达到百日草盆花高度的最佳处理为叶面喷施800mg/L PP333+摘心1次,次优组合为叶面喷施800mg/L PP333。
其他文献
今年春节前后,我相继接到吴广从驻港部队打来一个电话和寄来的一封长信及一部诗稿.说的都是一件事,希望我为他的诗集作序.
Landsat系列卫星已有44年的对地连续观测任务,凭其适中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影像覆盖全球、可免费获取等优势,Landsat系列卫星广泛应用于区域尺度范围内森林资源管理、调查以
从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创业者在执著个性的背后却是固执和优柔寡断,以及对风险投资的过分依赖.由于对风险投资的本质缺乏理性的认识,或内在价值观的偏差最终会导致事业的失败.
据泰国《世界日报》9月份的报道,泰国财政部常务次长阿里蓬最近表示,财政部支持政府制定的“购物天堂”政策,将对进口奢侈品采取降税,和新加坡及中国香港形成竞争态势,估计1-
通过菌根接种技术,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干旱胁迫下香椿和秋枫菌根化苗的生长、生理生化指标、叶绿素荧光特性及N、P元素含量的变化,探讨AM真菌促进幼苗抗旱的机理,综合评价菌根
传统的知识发现方法缺乏挖掘的针对性,效率较低,挖掘出的规则数量巨大,需要进行复杂的知识筛选工作;挖掘出的规则用低层次的原始数据表示,难以理解。无规则是对挖掘结果模式的一
济水最主要的支流是湨水,发源于济源城西北原山的勋掌谷.溴水之源有三,并流注入泷河(蟒河).泷河出自济源城西北莽山,流迳勋掌村东,在古原城之西北,与济水相比,俗称白涧水,实
针对目前研究领域偏重于定性分析和理论研究的现状,本研究尝试从案例研究出发,探索植物造景中的一般性规律,并对其进行量化研究。文献阅读是进行研究的基础,对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
城市道路绿地作为城市线形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生态系统和绿地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它可以改善城市环境、塑造城市特色景观;另一方面在生态城市建设进程中发挥其
森林在调节全球碳平衡及全球气候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利用无线传感网对森林生态指标进行监测,是一个有效解决林业应用瓶颈的可行方案。但是,传感器网络的传感器节点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