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空巢老人医疗保障比较研究——以南昌市A村、B村、C村三地为例

来源 :江西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_hai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的高速发展持续推动城镇化水平提升,城镇化通常意义上指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的过程以及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本文所及的城镇化背景包含传统城镇化以及新型城镇化两方面。城镇化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口迁移变化,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并发生居住地点和职业上的改变;二是,经济机构变化,农业向集约化发展,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发展;三是,文化特征发生变化,城市化的生活方式扩散和传播,道路景观、地域性质发生变化。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趋势下,医疗保障是社会保障体系中保障人们生命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我国虽然已基本建成城乡居民医疗保障体系,将城镇居民全部纳入医疗保障的体系内,但是城乡之间医疗资源、医疗保障待遇仍有较大的差距。未来,如何在进一步的城镇化发展中,实现医疗医院的平衡发展,完善农村空巢老人医疗保障的制度,成为值得研究的课题。  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多案例研究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南昌市A村、B村、C村三地作为调研地点。在调研地区内,选取28名农村空巢老人进行入户访谈,了解老人健康情况、医疗卫生现状、保健意识等多方面现实情况进行比较研究。研究中,首先通过文献分析和实地了解对三地的基本情况,从城镇化路径、产业经济、基础建设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并得出A村、B村、C村城镇化水平依次递增减的结果。对调研的28位农村空巢老人进行共性特征描述分析,包括受访老人的基本情况、家庭情况、身体情况、医疗情况等。其次,依据三地城镇化水平对各地农村空巢老人医疗方面的共性问题和差异性问题进行比较研究。一方面发现农村空巢老人普遍存在医疗费用负担过重、照护人员不足、急救建设匮乏、医疗知识普及率低等共性问题;另一方面也发现多种差异性问题,一是,不同城镇化水平影响了各地区间子女外出差异,二是,不同城镇化水平对医疗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三是,不同收入对就医选择的影响,四是,不同交通调价对医疗急救的影响。再次根据上述发现的共性问题和差异性问题,尝试性的拟定了建议和意见,提出:  (1)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医疗保障政策;  (2)提高农村空巢老人医疗可支配资金;  (3)优化基层医疗机构建设;  (4)加强医疗卫生知识宣传力度;  (5)以产业带动就业,增加老人照护人手;  (6)建立农村医疗急救机制等六方面的建议。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随着甘肃省电子政务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社会普及度的提高,电子文件大量出现,并在很多领域逐渐替代了纸质文件,这使得电子档案势不可挡地成为档案资源体系越来越重要的组成。因此,对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中国的现代化城市越来越多,越来越发达,城市的建设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而城市的管理却渐渐成为各个城市政府的一块心病。
期刊
在知识经济背景之下,公众对于知识的渴求愿望越来越激烈,而高校图书馆作为重要的知识来源阵地,向公众开放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为此,高校图书馆在满足本校师生基本需求的前提之
在中国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几大类主要能源中,煤炭的占比是最大的。然而煤炭开采以来,煤矿生产的安全事故却频频发生,这使煤矿行业成为了高危行业的代名词。因此,本篇论文在整体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