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面对各自国家出现的受伤的民族情感,人们对传统的民族情感认同出现了信仰危机,于是引发了众多学者在面对多元文化与族群造成的不相融时,如何实现爱国与族群认同之间的同质性,以及爱国与文化的特殊性能否与自由平等的基本价值相容等问题。对于中国而言,近年出现的4·23新疆巴楚暴力恐怖事件、3.1云南昆明火车站暴力恐怖案件,以及新疆喀什5人因分裂国家获刑,由此引发了我们对于传统爱国主义何去何从的思考。随着时代的前进,传统的爱国主义出现了问题,人们的情感归属于何方也在逐渐失去方向,加之多元文化对传统爱国主义的冲击等因素,使得传统爱国主义面临着许多困境。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全面实施依法治国,源于西方的宪法爱国主义就为此找到了一种新的爱国主义的形式,很好的把传统爱国主义与当下的法治相融合,有助于维护宪法尊严。保障宪法实施,促成社会共识。文章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第一,理论研究与实际运用相结合。本研究以理论研究为基础,通过对我国传统爱国主义的现状以及发展进行客观分析,找出目前我国爱国主义所面临的困境,将理论与实际案例相结合。第二,静态研究与动态研究相结合。静态分析立足于对我国传统爱国主义的产生与发展进行研究。动态分析则从宪法爱国主义的视角去构建,动静结合。通过上述的研究方法,得出我的研究成果宪法爱国主义在当下中国的意义:公民层面与国家层面。公民层面,一是改变公民对宪法以及民族的传统认识,二是培养公民的宪法素养,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三是培养公民的宪法意识,树立公民的对宪法的信仰,四是增强公民对宪法法律之信任,提倡理性爱国。国家层面,一是宪法爱国主义弘扬宪法精神,有利于维护宪法尊严与权威。二是宪法爱国主义有利于健全宪法实施与监督制度,三是达成社会共识----法治共识。国内目前研究爱国主义的文章,大多是从找寻一种传统的民族情感进而重塑我国的一种“后民族”的爱国,进而培养我国法治信仰体系,遵从的是一种内在的民族情感因素。其实法治信仰的困境生成,太多的强调传统的一种硬性要求,作用起到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是内在层次的信服却是很严重的,只有人们愿意以及从思想意识里去信任,去维护这样的机制,才是王道。宪法爱国主义所蕴含的思想对于重塑人们的内在价值有很大的作用,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对传统爱国主义所面临的困境进行剖析,依据困境指出宪法爱国主义在当下中国存在的合理性,进而导出宪法爱国主义对中国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