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重阳诗歌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r3mx10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民俗视角观照重阳创作文本,从民众传统的岁时观念内核出发,讨论重阳民俗活动和文学活动展开的历史脉络和相互作用,再到文学创作对节俗事象传承和发挥,以及对民俗文化传统这一开放体系的影响。坚持以文学为本的原则,以文学作品为出发点和着眼点,联系重阳民俗,进行动态的考察。 首先,重阳节俗在多方面为文学活动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并被深刻地、真实地、艺术地展现在文学作品中。文学作品在保存民俗的信仰观念和奇异思维同时又有自己独特的高度想象和艺术构思,有自己的美学意义。民俗和文学作为“活动”,是两个各自开放的体系,又相互关联和影响。 其次,登高而赋的重阳诗歌是岁时节点和登高主题相融合的结晶,既生动记录了民俗节庆的内容,反映了当时民众的生活,同时也寄托了诗人自己的思乡、怀远、伤逝的种种情怀。诗人把非功利的审美体验又贯注到优美多姿的语言形象塑造中,为重阳佳节增添了绚烂一笔。 再次,文人既是民俗活动的主体也是文学活动的主体,他们在参与这种民俗文化活动时,首先为其中的文化积淀所浸润,同时又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才华融入其中,不断为节同增添典故、佳话。甚而一些文人的人格、志趣、情怀,在后世文人反复的怀古歌咏中渗入重阳节文化之中,进而生成了具有新的文化内蕴的重阳节文化。
其他文献
新中国第一代版画家张嵩祖先生已年届八旬。此刻,坐在他的书房内,在咖啡的缕缕清香中,听着他带有广东口音的宏亮普通话,看着他充满激情的神态,怎么也不会把他与八十岁的老人关联在一起。他的爽朗精神,比他实际年龄要年轻一二十岁哪。这里有什么奥秘吗?忽然想起版画前辈杨可扬先生,在他生前九十高龄时的一次访谈中,回答我关于长寿之道的提问时说:“弄木刻的人,与其他画家还不一样,是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并用的一种艺术创作
老张最近两天由于受凉感冒了,听朋友说刮痧治疗感冒挺不错的,便让社区的医生给他做刮痧。半小时后,老张觉得有些心慌,医生也发现老张的脸色越来越苍白,紧接着竟从椅子上滑到地上,不省人事。送到医院,半个多小时才被抢救过来。  刮痧是一种传统的民间疗法,是指用特定器具(如玉石、牛角等)蘸上水或润滑剂,在经脉上轻刮,从而使局部充血的疗法,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淤的目的。经常刮痧,可起到调整经气,解除疲劳,增强
期刊
本文以三个平面的语法理论和认知语法理论为指导,将这一理论应用于现代维吾尔语语句分析中,把理论探讨和具体分析问题结合起来,探求现代维吾尔语语法分析的新途径,以便更清楚、更
本文对莫言小说的叙述学进行了研究。在当今中国文坛,莫言是一位写作风格独树一帜的作家。莫言小说的叙述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各种叙述方式带来不同的叙述技巧。通过某一个或某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