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作为未来现代社会公民的培育场所,教育网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道德教育方面担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使命。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社会转型带来社会结构、经济体制、分配方式、人的价值观、人的生活方式等一系列的深刻变化,把握新时期学校德育变革的基本走向是当代中国教育理论研究和改革实践中不可回避的具有全局性的重要问题。新世纪的德育(主要指道德教育)走向如何,与社会转型有关,与我们具有怎样的德育理念,怎样进行德育改革有关。德育理念是德育的根本指导思想,提升德育理念是德育深层次改革的需要,是德育改革的最高境界。本文共分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导论,通过梳理已有的相关文献提出问题,在现代社会大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应该如何系统理解当代中小学德育走向,把握中小学德育走向给我国学校德育带来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产生的缘由,并阐述了本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第二部分为中小学德育走向的时代背景,以现代中小学德育所处时代环境为切入点,着重从社会与人的发展、学校教育的发展二个不同维度分析社会转型深入阶段现代中小学德育受到的外部影响,并以此作为研究依据。第三部分为对以往传统中小学德育的问题审视,具体从培养目标:培育顺民,逻辑建构:知识为本,课程性质:分科课程,德育方式:简单灌输,德育资源:局限校内,德育评价:甄选鉴别,价值取向:强调一元,这七个不同的角度对传统中小学德育问题进行全面的梳理与剖析,描述了中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现象及其带来的不良危害。第四部分为当代中小学德育走向,具体从培养目标:塑造公民,逻辑建构:立足生活,课程性质:综合课程,德育方式:关注对话,德育资源:全面开放,德育评价:注重发展,价值取向:多元并举,这七个不同的维度全面剖析了在现代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当代中小学德育走向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德育带来哪些具体变化以及这些变化产生的缘由。通过对当代中小学德育走向的研究,将透视出国家、学校、个人作为德育主体,三者之间关系的历史性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