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精子甘露糖受体的分子定性研究

来源 :福建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yi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利用不同方法判断人精子甘露糖受体(hsMR)的存在,并通过亲和层析技术分离纯化该受体,同时探讨其与血清淀粉样蛋白P成分(SAP)、HSP70家族分子(HSP70、HSPA2、HSC70),以及人巨噬细胞甘露糖受体(CD206)的关系,旨在明确该受体分子特性,为进一步研究其在人类受精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收集正常人精子,提取人精子全蛋白;以DMA为探针,进行Dot-Blot和Western Blot实验,并用DMA-FITC标记结合人精子蛋白后的甘露糖-琼脂糖凝胶颗粒(mannose-Sepharose4B)(简称DM-beads,以下同);利用亲和层析技术分离纯化人精子甘露糖受体;分别用DMA-FITC以及SAP、HSP70、HSPA2、HSC70和CD206的抗体为探针标记结合人精子蛋白后的DM-beads,并用DMA-FITC以及SAP、HSP70、HSPA2、HSC70的抗体在不同状态人精子进行原位荧光标记。结果:Dot-Blot和Western Blot以及DMA-FITC标记结合人精子蛋白后的DM-beads结果均显示人精子蛋白中存在hsMR能与DMA特异性结合;WesternBlot结果显示获能人精子蛋白中hsMR分子量约为72KDa。亲和层析柱填料电泳银染出现多条细密条带,提示人精子中不止一种蛋白质分子能与甘露糖结合。不同探针标记结合洗涤去精浆人精子蛋白、获能人精子蛋白合后的DM-beads显示,人精子蛋白中存在HSP70、HSPA2和HSC70,且均具有DM结合活性.此外,anti-SAP标记结合洗涤去精浆人精子蛋白后DM-beads出现绿色荧光,而结合获能人精子蛋白后DM-beads几乎未见绿色荧光,表明SAP存在于洗涤去精浆精子蛋白中,获能人精子蛋白中SAP标记阴性;anti-CD206-Biotin标记结合人精子蛋白后DM-beads均未见有特异性荧光出现,表明人精子蛋白中不存在CD206分子。不同探针标记不同状态人精子显示,SAP存在于新鲜洗涤人精子表面,定位于尾部;HSP70主要见于顶体反应后人精子颈-中段;HSPA2在获能人精子颈-中段可见,在顶体反应后精子多见于赤道段和顶体后区,可见典型bar状结构,颈段隐约可见;HSC70主要见于赤道段和顶体后区,可见典型bar状结构,颈段隐约可见,偶见全头部表达。结论:人精子甘露糖受体(hsMR)是人精子中具有甘露糖结合活性的蛋白质,至少包含两类分子:(1)血清淀粉样蛋白P成分(SAP);(2)热休克蛋白70家族分子(HSP70、HSPA2和HSC70)。分布于人射出精液中的精子尾部的hsMR,主要成分是SAP。在精子获能过程中SAP被去除,因此判断其为精子尾的表在蛋白;分布于人精子头部至精子尾中段的hsMR,主要成分是热休克蛋白70家族分子(HSP70、HSPA2和HSC70)。其中,HSP70主要分布于顶体反应后精子的颈-中段;HSPA2主要分布于获能精子颈-中段和顶体反应后精子头赤道段及(或)顶体后区;HSC70主要分布于顶体反应后精子头的赤道段及或顶体后区,提示HSPA2和HSC70可能在受精中有重要作用。人精子中不存在CD206蛋白(人巨噬细胞甘露糖受体,hmMR),证明hsMR虽然与hmMR一样具有甘露糖结合活性,但两者不是同一种分子。本研究关于hsMR与HSP70家族分子关系的发现国际上尚未见报道。
其他文献
随着当今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土地利用的动态模拟可视化研究已经成为城市动态变化研究的热点问题。为了了解合肥市城市化的发展情况,本文以地理元胞自动机(Cellular Automa
环境胁迫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发育,而盐分胁迫是主要的非生物胁迫因子之一。盐分抑制植物的生长、制约农业的发展、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系列响应盐分胁迫的生理机制,其中植物激素脱落酸(ABA)就是其中一种非常重要的逆境激素,当植物受到多种胁迫时,例如:盐害、低温和干旱,植物细胞会迅速的积累ABA,响应逆境。SnRK2(sucrose non-fermenting1
学位
近年来,我国法律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基本与中国法学教育的发展同步,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同时数字信息技术的运用、先进的文献检索与管理自动化系统等等,为法律图书馆事业展开了
英语语音和词汇、语法一起构成了英语的语言基础知识.当谈及语音在语言基础知识教学中的地位时,有学者认为,语音在音、形、义三者中是最为重要的,它对语法、单词的学习以及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