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将琴置于整个社会文化生活中,从琴器、琴乐、琴人几方面入手,通过对唐琴的形态及其象征意义的形成、琴的制作与斫琴家、琴艺的学习与传授及琴的使用等几个问题的讨论,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将琴置于整个社会文化生活中,从琴器、琴乐、琴人几方面入手,通过对唐琴的形态及其象征意义的形成、琴的制作与斫琴家、琴艺的学习与传授及琴的使用等几个问题的讨论,分析唐代的琴文化。绪论章节厘清了本文的研究范围及研究对象,对琴学研究史进行了简要回顾。绪论的第三节“琴器起源考”中,将学界对琴起源的诸种论说归为三个节点。指出了琴史的书写方式有从重乐重史转为重人重器这一特点,这一变化的发生,与琴器的发展定型有着密不可分的互动关系,而唐代,正是发生这一转变的时期。第一章着重分析琴器,以全箱、有徽等现代古琴的基本要素发展完备为标准,将琴分为定制前期与定制后期,根据考古实物和文献资料,琴的定制在东汉晚期。从考古出土文物上对琴这一装饰主题的运用可以看出,自东汉晚期到唐代,世人对琴的看法发生了从文士用琴到用琴者乃文士的转变。第二章围绕制琴和斫琴家展开,指出了唐代斫琴家身份多样,出现了职业斫琴家和累世制琴的制琴家族。斫琴家之间的会相互学习工艺长处,提高斫琴技艺。职业斫琴家因逐利而将琴的制作程式化,也会为迎合市场而改变制琴工艺。第三章阐述了唐代琴家以游学求曲为修习琴艺的主要方式,学曲尚精不尚多。有的琴家在琴艺的授与不授之间有其标准,这是出于文人气节和对某种音乐理念的固守,吝惜琴艺而不授的琴家不多见。师门观念的淡薄和游学的修习方式使很多琴艺高超的琴人师出无门,因而出现了神仙授法的传说。第四章探讨了琴在唐代的使用,琴在宫廷中地位的提升和琴乐为统治者的接受程度是唐代统治者融入汉文化的重要表征。之于民间用琴,本文讨论了琴家的社会地位,并选取了弹琴僧人与弹琴妇人两个角度进行分析。指出了唐代琴文化在佛教盛行的唐代并未明显受到佛教文化的影响。
其他文献
数学在近代科学的产生形成和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在揭示中国古典数学思想及以古希腊为代表的西方古典数学思想特征的基础上,寻求二者之差异及引起差异的根源、表
第三文化儿童(Third Culture Kid,简称“TCK”)指成长阶段相当长一段时间在国外度过的人。TCK群体是日益深入的全球化的缩影。他们将外国文化(居住国文化)的元素同本国文化(
目的:观察肺泰胶囊维持治疗对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患者疾病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的影响并通过监测外周血Survivin
欺负是中小学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是力量相对较强的一方对力量相对弱小或处于劣势的一方进行的攻击,通常表现为以大欺小、以众欺寡、以强凌弱。欺负行为的发生对受欺负者的
环境质量考核是环境保护工作的组成部分,是政府为提高环境质量,采取的必要的科学措施之一。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实现了由温饱向逐步实现小康的历史性
竹红菌素是一类天然脂溶性苝醌色素,是我国传统中药竹黄子座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其色泽鲜红、着色力好,具有作为食用天然色素应用于食品领域的巨大潜力。本文系统研究了竹红菌
股骨颈骨折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创伤,发病率约占全身骨折的3.58%,占髋部骨折的54%,好发于老年人群。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全世界股骨颈骨折的发病率一直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实施学科交叉、综合集成的研发战略,可以有效发挥高等学校的学科综合优势,克服因资源分散而缺乏有效配置的弱点,并已成为高校冲击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然趋势。针对国内已建立医
通过对我校2004、2005、2006级本科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的对比分析,探讨了我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特点、规律,并提出了加强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企业的发展与风险总是相伴而行.而且二者往往成正相关关系。近年来,我省国有企业快速发展.资产规模迅速扩大、涉及行业越来越多、产业链条不断增长,受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经济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