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采取不同的施肥措施,研究了施肥对室外土池混盐水体的水化学和浮游植物群落演替、叶绿素含量和初级生产力的影响以及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的下行效应.试验期间共发现浮游生物46种,其中浮游植物36种(属),浮游动物10种(属).浮游植物总平均生物量达到了188.76mg/L,绿藻和金藻占优势,优势种为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esa)和湛江等鞭金藻(Isochrysis zhanjiangensis);浮游动物总平均生物量达到了22.32mg/L,优势种为S-褶皱臂尾轮虫(S-B.plicatilis)和L-褶皱臂尾轮虫(L-B.plicatilis).试验盐度范围为20.1~32.3,pH为8.14~9.91,溶氧(DO)均值为7.82mg/L,水化学类型为氯化物型.试验期间pH呈显著上升趋势,总碱度(ALK)和总硬度(TH)呈缓慢上升.营养盐含量随施肥周期呈波浪式变化.叶绿素含量为116.96μg/L,占浮游植物0.1%左右(湿重比例).施肥后2~3d叶绿素含量达到高值,之后开始下降,8~9d后恢复到原来水平.初级生产力中等,总平均值为4.64gO<,2>/(m<2>·d),呈低-高-低的变化过程,极值为1.25~12.04gO<,2>/(m<2>·d).P/R值变化范围为1.01~4.12.施氮磷混合肥和单施氮肥的试验池的浮游植物生物量明显高于单施磷肥和未施肥的试验池,以施N 2.0mg/L、P 0.3mg/L的4#池高峰期维持最长,施肥量和施肥比例的不同对浮游植物的种类数和种类组成影响较大,在北方地区,施氮磷混合肥能有效的诱发小球藻、等鞭金藻等有益藻,达到定向培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