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肥对混盐水池塘浮游植物群落演替的研究

来源 :大连水产学院 大连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ezero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采取不同的施肥措施,研究了施肥对室外土池混盐水体的水化学和浮游植物群落演替、叶绿素含量和初级生产力的影响以及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的下行效应.试验期间共发现浮游生物46种,其中浮游植物36种(属),浮游动物10种(属).浮游植物总平均生物量达到了188.76mg/L,绿藻和金藻占优势,优势种为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esa)和湛江等鞭金藻(Isochrysis zhanjiangensis);浮游动物总平均生物量达到了22.32mg/L,优势种为S-褶皱臂尾轮虫(S-B.plicatilis)和L-褶皱臂尾轮虫(L-B.plicatilis).试验盐度范围为20.1~32.3,pH为8.14~9.91,溶氧(DO)均值为7.82mg/L,水化学类型为氯化物型.试验期间pH呈显著上升趋势,总碱度(ALK)和总硬度(TH)呈缓慢上升.营养盐含量随施肥周期呈波浪式变化.叶绿素含量为116.96μg/L,占浮游植物0.1%左右(湿重比例).施肥后2~3d叶绿素含量达到高值,之后开始下降,8~9d后恢复到原来水平.初级生产力中等,总平均值为4.64gO<,2>/(m<2>·d),呈低-高-低的变化过程,极值为1.25~12.04gO<,2>/(m<2>·d).P/R值变化范围为1.01~4.12.施氮磷混合肥和单施氮肥的试验池的浮游植物生物量明显高于单施磷肥和未施肥的试验池,以施N 2.0mg/L、P 0.3mg/L的4#池高峰期维持最长,施肥量和施肥比例的不同对浮游植物的种类数和种类组成影响较大,在北方地区,施氮磷混合肥能有效的诱发小球藻、等鞭金藻等有益藻,达到定向培育的目的.
其他文献
随着人类对鲤鱼的需求增加,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成为了主要养殖方式,但这种养殖方式一旦发病就会出现大规模的感染或死亡,严重影响了鲤鱼产业的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而药物方法
裙带菜、海带是中国海藻养殖的支柱产业,由于苗种生产长期的混采混育,造成种质退化,质量不佳,病害多,抗逆性差等问题,近年来越发突出,每年需要进口大量苗种方能满足生产的需
大黄鱼是中国养殖量最大的海洋经济鱼类,对其遗传基础的深入研究与认识具有重要的意义。miRNA自上世纪末被发现以来,因其能够调节一系列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引起了越来越多研究者
该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有轮虫池的非生物因子、浮游植物、轮虫池的浮游动物、轮虫池的超微藻类和浮游细菌、轮虫池悬浮物结构及有机碳库储量等.得出的主要结论为:1在培养期间,由
草鱼是我国重要的养殖鱼类,但是病害频发给草鱼养殖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研究草鱼免疫基因,培育抗病力强的草鱼新品种是一条有效的途径。Toll样受体(TLRs)是固有性免疫系统中的细
该文以中国北方沿海天然及养殖刺参(Stichopus japonicus Selenka)为研究对象,采用同工酶电泳方法,进行了群体生化遗传学研究.主要结果如下:首先建立了适于刺参同工酶分析的
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为我国北方地区的优良海水经济鱼类之一。近年来,对红鳍东方鲀群体遗传多样性以及家系构建和培育等方面的研究逐渐增多,然而,与其性别有关的研究成
该文对雌雄同体虾夷扇贝的繁殖生物学进行了研究.利用9个雌雄同体虾夷扇贝作亲本,以自体受精的方式建立了9个自交系H1-H9;其中5个雌雄同体虾夷扇贝分别与同一个雌雄异体虾夷
中国大鲵(Andrias davidianus),俗称娃娃鱼,为我国特有珍稀两栖动物,主要分布于四川、湖北、湖南、贵州、陕西等省份,已列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名录,并被列入CITES公约附录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