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二氧化钛纳米管的高灵敏电致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的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cyatwaw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gG是人体中一种免疫活性球蛋白,其含量与人体自身的一些免疫性疾病及慢性疾病有关,故对其检测具有较强的临床意义。传统的免疫检测法不能进行快速、准确的定量测定。所以,发展灵敏、可靠、低成本的传感方法用于临床诊断是十分必要的。本论文将纳米技术、免疫分析技术和电致化学发光技术相结合,发展了一系列新型的快速、灵敏、高特异性的电致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第一章简要综述了免疫传感器的检测原理、分类以及生物分子的固定化方法,电致化学发光的原理、特点以及电致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纳米材料在免疫传感器中的应用。第二章发展了一种基于CdS纳米晶(NCs)修饰的二氧化钛纳米管(TiNT)阵列的高灵敏的ECL免疫传感器。采用阳极氧化法制备的TiNT阵列管长约为0.8μm,管径为150±10nm。利用连续化学浴沉积技术(CBD)在TiNT上修饰CdS NCs,由于垂直的、结构整齐的管状结构,使得CdS/TiNT的ECL信号显著地增大,ECL信号强度随着CdSNCs的修饰量而改变,且组装CdS NCs为10层时(CdS10/TiNT)的ECL信号最大,其信号强度约是平面电极(CdS10/TiCL)的5倍。基于CdS/TiNT复合纳米管利用夹心免疫反应通过ECL信号猝灭对抗原进行高灵敏检测,检出限可达1.0fg mL-1。从实验结果可知,TiNT提供了一种方便、低成本、高灵敏的ECL新型免疫分析平台。第三章发展了一种基于TiNT的以CdTe QDs修饰的YiO2纳米粒子(TiNP/QDs)作为免疫标签的多功能免疫传感器,并成功用于构建信号放大的电致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在本方法中,TiO2纳米粒子(TiNP)由于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而被用作固定CdTeQDs的载体,抗体通过共价键合与TiNP上的CdTe QDs链接,以CdTe QDs修饰的TiNP (TiNP/QDs)作为免疫标签,通过夹心免疫反应链接到具有大比表面积的TiNT管壁,由于CdTe QDs的高负载量使得检测信号放大。与传统的非放大方法相比,该免疫传感器的电致化学发光(ECL)和方波伏安法(SWV)免疫检测信号分别提高了10.3倍和15倍,检出限分别是0.05pg mL-1和0.005pg mL-1。该传感器从多方面实现了免疫信号的放大,检测灵敏度高,重现性和再生性好,精密度高。
其他文献
新中国70年来语文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的写作观和内容大致经历了三次变化:即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基础写作”,八九十年代的“技能写作”,以及二十一世纪新课改后的“人文写
来到拉萨,我们专程拜访了丹巴绕旦教授。丹巴绕旦是西藏大学的教授,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勉唐派唐卡的传承人,20世纪80年代起还办起了家庭唐卡学校,在拉萨享有盛名。  作为数十年从事唐卡教学和创作的专家及传承人,唐卡是丹巴绕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丹巴绕旦1941年出生于西藏山南市曲松县的一个唐卡世家。当年布达拉宫的修建和壁画绘制,以勉唐画派为主的画师们成立了“索琼”绘画组织,画师主要来自洛扎和艾地
当今世界上癌症发病率较高,该治疗领域的研究刻不容缓,通常所使用的普通药物特异性识别能力差,其对正常人体组织的毒副作用不容忽视。因此人们对于增强药物对肿瘤组织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