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督导是保障教育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贯彻落实的重要手段,是转变政府职能、实现宏观管理的重要环节,是保障教育目标实现的有效机制。青岛市崂山区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经济比较发达,但前些年崂山区的教育由于种种原因严重滞后于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崂山区教育事业发展较快,尤其是教育督导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本文通过对崂山区中小学两轮办学水平综合督导评估的比较分析,以及对国内外基础教育办学水平督导评估的研究与反思,旨在探索研究如何进一步提高中小学办学水平督导评估的效益,使之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希望能为我国中小学办学水平督导评估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与启示。之所以选择青岛市崂山区为案例进行研究,主要基于以下三点考虑:一是笔者本人就从事崂山区教育督导工作,对崂山区的中小学办学水平督导评估很熟悉,颇有一些心得体会;二是崂山区教育督导事业起步比较晚,自1999年至2005年所进行的两轮中小学办学水平综合督导评估恰好是两类比较有代表性的模式:基础性评估与发展性评估。三是近年来崂山区所进行的发展性督导评估研究,作为山东省和青岛市教育督导理论探讨与研究创新的子课题,已取得了初步成效。文章通过对崂山区基础性评估和发展性评估的督导评估方案、督导评估程序方法、等级确定及结果使用、特点分析等几方面比较和论证并得出结论:基础性评估与发展性评估各有特点,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各有侧重:基础性评估是发展性评估的基础;发展性评估中有基础性评估的成分,是基础性评估的继承与发展。随着我国中小学素质教育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发展性评估越来越显示出独到魅力,被越来越多的教育督导机构所采纳并继承发扬。文章的最后部分对崂山区教育督导工作进行了反思审视,指出了我国中小学办学水平督导评估存在的主要弊端与进一步提高评估效益的建议与构想。对这方面问题的研究,既有理论价值,也有现实需要。论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是文献综述及有关概念的界定。第二章是实践中的探索,对崂山区中小学两轮的办学水平督导评估进行比较和论证,论述新形式下进行发展性督导评估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