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的特殊时期,在此背景下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也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北京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特殊的地域优势使篮球运动的开展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虽然北京男篮近几年三次夺得CBA冠军,女篮也曾在2012年夺得WCBA冠军,但在第十二届辽宁全运会上男篮仅获第七,女篮小组未能出线;二三线队员技术水平差距大难以升入一线队,国家队中也鲜有北京球员的身影,这也反映出北京本土球员的水平不高,以及在后备人才培养方面的问题。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层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剖析本市竞技篮球后备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为北京市篮球运动的发展提供参考。研究结果如下:1.目前北京市有三种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渠道:职业化培养渠道、“体教结合”培养渠道和社会化培养渠道共同为本市竞技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贡献力量,但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各自都存在一定问题;主要有后备人才选材困难,人才流通受阻,训练质量无法保证等。2.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将影响本市竞技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因素进行归类划分并求得权重如下:动力源(54%)、支撑保障层(30%)、环境层(16%)。动力源包括:教练员(24%)、运动员(24%);支撑保障层包括:训练(16%)、竞赛(16%)、科技(6%)、经费(5%);环境层包括:政策(4%)、观念(3%)、管理(2%)。根据重要性抓住主要矛盾,利于相关部门及教练员有的放矢的对问题进行改革。3.现阶段北京市要想提高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效益,必须拓宽培养渠道,开展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后备人才培养道路。相关部门要明确责、权、利的关系,加强沟通与合作,树立人才培养的效益观,创建具有北京地域特色的后备人才培养模式。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如下对策:1.动力源对策:举办岗位培训,注重培养教练员;组建高水平教练队伍;促进人才分布区域合理化,运动员加强自律,处理好学训矛盾,实现精读精训。2.支撑保障层对策:教练员注重训练计划的制定与实施,训练要与实战紧密结合;搭建青少年篮球竞赛平台;提高教练员科研能力及搜集处理信息能力,注重运动员信息反馈;建立专项资金,专款专用;提高教练员工资待遇。3.环境层对策:树立正确的后备人才培养态度观,体、教两部门加强合作与交流,整合各方力量,建立“多元化”的培养体系;家长需转变观念;相关部门开展丰富多彩的篮球公益活动,提高关注度促使更多青少年参与篮球运动,扩大培养基数;借助北京市独特的地域和资源优势,为后备人才培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