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茶钟健鼠(Cocomys lingchaensis)内耳骨迷路的形态学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f9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岭茶钟健鼠(Cocomys lingchaensis)是处于最为基干位置的原始啮齿类动物之一,生活于距今5500万年前。本研究采用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和三维数字模型构建技术构建岭茶钟健鼠内耳骨迷路三维模型,并对其进行形态描述。我们扫描了6个岭茶钟健鼠头骨和15个现生啮齿类头骨用于对比。内耳骨迷路形态对比发现,岭茶钟健鼠内耳骨迷路整体形态落入现生啮齿类内耳骨迷路形态变异范围之内,但与现生啮齿类相比:1)岭茶钟健鼠耳蜗部分更为扁平,蜗螺旋管旋转圈数少(1.59圈);2)骨半规管相对较大,并且半规管平面较平;3)三个骨半规管所在平面两两之间十分接近垂直;4)前骨半规管相对半径大于现生啮齿类。我们认为上述形态特征属于岭茶钟健鼠种的特异性。现生哺乳类动物内耳骨迷路整体形态与运动行为模式有密切的对应关系。通内耳骨迷路整体形态特征可以推断古生物的运动行为模式。主成分与聚类分析发现,运动行为模式接近的现生啮齿类,它们的内耳骨迷路整体形态也较为接近。岭茶钟健鼠内耳骨迷路整体形态与北美灰松鼠(Sciurus carolinensis)十分接近,因此我们推断岭茶钟健鼠可能是一种树栖动物,运动行为模式与北美灰松鼠相近,能够在树上快速攀爬、跳跃和奔跑。
其他文献
学位
本文针对古龙油田葡萄花油层提交的上亿吨探明储量油水同层发育,砂体规模、储层类型、油水分布及油水同层开发规律的认识还不足以满足编制油田开发方案的要求,地震、测井解释技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南华-震旦系是塔里木盆地最早的沉积盖层,期间形成的构造格局控制了塔里木盆地之后的沉积-构造演化历史。探讨塔里木早期原型盆地与构造演化对于塔里木盆地烃源岩分布,盆地后期
汞是一种有毒的人体非必需重金属元素,是一种全球性污染物。大气在全球汞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占极其重要的地位,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在没有人为和自然汞污染源的北欧和北美
煤的大分子-纳米级孔隙结构特征及其与变形变质作用关系的问题是煤地质界和构造地质界长期关注的重要科学问题,是认识和理解煤层气生成和超量煤层气赋存状态以及煤与瓦斯突出
本文对采自山东省临朐县山旺化石点和昌乐县姬家庄化石点的柄杯鹿类(Lagomerycids)化石进行研究。通过形态特征观察、测量以及CT断层扫描影像分析,详细描述了山旺化石与姬家庄化
现代地球科学研究已经有许多证据表明,地球内部物质正处在一个长期大尺度的对流交换状态中。流体则通过脱水脱气、部分熔融、岩浆活动等方式参与在这些交换过程中,成为主要的“
西准噶尔地区位于中亚造山带哈萨克斯坦山弯构造的最东端,介于准噶尔盆地和哈萨克斯坦地块之间,处于西伯利亚、塔里木和哈萨克斯坦板块最终缝合的特殊位置,是连接中亚造山带不同
黄土高原地区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同时作为我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早期人类活动频繁,见证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因此,该区长期以来都是研究第四纪气候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热点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