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地区办公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测算及减碳策略研究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p715182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气候变暖是由于人为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引起的。目前,各国以“国家自主贡献”(INDC)的形式积极参与气候变化行动。中国通过国家的“十三五”规划将“国家自主贡献”作为政府的行政目标来实施,并确定了到2030年中国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的减碳目标。建筑领域中办公建筑的规模大,单位面积能耗高,数量增长快,带来巨大的碳排放,将成为中国建筑节能减排工作的重点。由于气候差异对建筑能耗与碳排放影响较大,本文主要研究寒冷地区办公建筑的碳排放和减碳策略,对同地区办公建筑的碳排放量化和减碳策略研究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大量研究表明建筑的规划设计阶段产生的碳排放量很少,但设计师的设计策略却影响着整个生命周期的碳排放。对典型办公建筑进行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化可以帮助建筑师在规划设计阶段较为准确地把控建筑的碳排放量,从而进行低碳设计。本文以寒冷地区办公建筑为研究对象,基于建筑生命周期理论应用碳排放系数法对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进行计算,具体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本文将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分为三个阶段:物化阶段,使用维护阶段,拆除清理阶段;将碳排放系数法与生命周期评价理论相结合,构建了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完整计算模型。2.结合寒冷地区办公建筑特点,选取寒冷地区典型办公建筑进行碳排放计算,得出该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总量以及碳排放当量,计算结果可用于估算同类型办公建筑碳排放量。3.通过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全面解析案例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构成,结果表明:使用阶段的碳排放最大,远大于其余两阶段之和,其中,使用阶段中的暖通空调碳排放占比最大,具有较大的减碳潜力;其次是物化阶段碳排放,其中建材生产碳排放占比最大。最后,从建筑设计层面归纳总结了办公建筑其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影响因素,并针对寒地钢筋混凝土办公建筑提出控制窗墙比、合理增强围护结构保温性能等减碳策略,进而通过对国外优秀低碳办公建筑进行研究,探讨可供寒冷地区办公建筑设计借鉴的低碳设计策略,提出设计初期应充分考虑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是减少建筑碳排放最根本的途径,其次,建筑师可选择可再生建材、设置室内外过度空间、提高结构构件预制化标准化设计、充分利用自然采光等手段减少建筑的碳排放。
其他文献
阳春三月,位于鄂西北谷城县循环经济园区的湖北新金洋资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金洋")复产之后,熔炉正旺,铸机欢转,员工精神昂扬,呈现出一派活力。2020年,刚刚进入本世纪
疫情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也是一场始料不及的考验,不仅给我国再生金属产业带来了短期的巨大冲击,也暴露了产业长期以来存在的短板和问题。科学分析、精准施策是帮助产业应
作为我国铝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再生铝充分发挥了节能减排优势,与电解铝一起共同满足了我国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对铝的需求。随着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显著成效,电解铝产
控制网的优化设计在大地测量界是一个经典的研究课题。在计算机出现之前对该问题的研究曾一度停滞,计算机的出现使之重新成为一个研究热点。然而,研究发现,优化设计的结果并不具
1月19日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我国全面禁止废塑料进口。到2020年年底,禁止生产和销售一次性发泡
废钢铁是具有战略价值的铁素资源,其行业发展及进口政策受到产业链上下游,尤其下游钢铁行业的高度关注。针对当前行业热点,近日,记者赴中国废钢铁应用协会对常务副会长李树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