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水在大型换热器中的流动与传热强化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7078005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临界水在锅炉或反应堆等大型换热设备中的应用能够大幅提高其出口工质热力参数,从而提高发电设备的整体经济性。然而超临界水在大比热区的特殊热物理性质及其在高焓值区较低的吸热能力使得其高温条件下的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因此对超临界水在大型换热器中,尤其是高温条件下的传热强化的研究十分重要。本文以超临界锅炉水冷壁及反应堆堆芯为对象,利用商业CFD软件对超临界水在内螺纹和定位格架等扰流部件影响下的流动和传热强化特性进行了数值研究,重点分析了受热面内冷通道中工质流动及传热在径向及周向分布特性,并揭示了其相关机理。针对内螺纹管的数值研究表明,内螺纹的导流作用在垂直于主流的方向造成了较强的二次流场,而主流焓值的变化对二次流场的基本结构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局部传热在内螺纹管周向和径向分布不均,超临界水在螺纹顶部区域的换热效果远好于螺纹底部。在螺纹顶部表面形成的单个旋涡产生一个压力相对较低的区域,使得这个该区域传热得到强化。在大比热区,由于流体热物性急剧变化,换热的不均性更加显著。螺纹底部是换热的薄弱点,内螺纹管结构优化的重点应集中在该区域。针对装配有定位格架的反应堆堆芯的数值结果表明,由于流动阻塞效应的影响,高温条件下燃料棒包壳表面温度周向分布不均,中心区最低而窄缝区最高。在标准型定位格架的下游,严重的抑流作用使得窄缝区的周向温差增加,传热效果减弱;带有交错叶片的定位格架的下游,包壳周向流动与传热特性差异很大,在下游小部分区域传热性能有所增强,但是由于旋流作用的影响,周向大部分区域的传热减弱,因此旋流不利于超临界水在高焓值区的传热,定位格架下游的换热弱化现象或许是超临界反应堆紧凑型堆芯的特有现象,须在堆芯设计中加以重视。
其他文献
电动汽车车载记录仪能够记录电动汽车道路运行时其控制系统的信息,通过对记录仪存储的数据进行重现和分析,有助于获得车辆运行细节以及故障信息,对控制策略优化、控制系统性
残疾人数量日渐增多,其中肢体残疾者在这部分人群中占了很大比重。安装假肢成为了这部分人群的主要康复手段。开发出一种能够自主灵活控制的假肢对截肢者具有重要意义。肢体
个体早期是认知发展的关键期。从近端过程理论的视角看来,微环境系统中的父母养育因素对儿童认知能力发展有重要影响。在20世纪70年代,父亲卷入对儿童认知发展的影响吸引研究者
液力变矩减速制动器是将液力变矩器和液力减速器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兼有二者功能的液力元件,它一方面使结构简化,省出了原来液力减速器的安装空间,提高了传动系统的功率密度;另
本文针对目前太阳能固体吸附式制冷系统中吸附集热床在解吸阶段集热效率不高和在吸附阶段散热效果不理想的状况,以及针对太阳能固体吸附制冷系统循环的间歇性,本文提出了一种新
石油化工、冶金、制药等行业排放的毒性大、生物降解能力弱的高含盐有机废液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危害日趋严重。目前,国内外处理工业有机废液常用方法为热化学转化法,如焚烧法,此方法不仅可以使废液中有害物质彻底分解,而且可以回收焚烧过程产生的高温能量,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但是,在回收余热过程中,余热锅炉换热元件往往会产生严重的积灰、结渣问题,给余热锅炉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一系列不利影响,如积灰搭桥、热效率降低、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