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元文化的观点认为,没有任何一种文化比其他文化更为优秀,也不存在一种可以强加于其他文化的超然的标准.其核心是承认文化的多样性,承认文化之间的平等和相互影响.随着多元文化的兴起,对教育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审视我国的数学课程,不难发现,中国的数学教育,已经在百年来的进程中完全放弃了中国古代的传统数学,采用与西方世界并行的现代数学的内容,在数学教科书数学文化内容的设置上,也体现出了极强的欧洲中心主义.在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发现,文化的冲突是导致课程改革的重要原因,文化的反思、批判和整合是课程改革的重要依据,忽视文化的影响和错误的文化背景往往是导致课程改革失败的因素.过去的数学课程改革秉持的是为应用而学习数学的实用主义或科学主义,把数学只视作一种工具,不考虑数学赖以产生并与之相关的文化背景,忽视学生人文价值方面的发展,不仅降低了数学的地位,而且也不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数学课程改革应当逐渐摒弃纯科学主义的取向,而同时重视对人文价值的追求,寻求数学课程改革的文化基础,而且要在多元文化的视野中认识数学与数学课程.进而在多元文化视野中阐述了对于数学认识的欧洲中心主义的两种表现:一是对于希腊数学的评价比其他文明中的数学高;二是采取一种将数学视为希腊的创造物的观点.并由此指出要破除以任何文化的数学发展形式,特别是以希腊文明为标准的偏见之后,重新检视数学的算法与演绎特性,给非欧文化中的数学以恰当的评价.进一步指出数学课程的改革在深层意义上取决于数学教育价值观的差异.在追溯了数学教育的人文主义价值观与科学主义价值观的历史嬗变后,指出数学教育的终极目标应放在人的培养上,强调从学生自身的体验和感悟出发,激发学生喜爱数学、学好数学,并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去探索自然和人类心灵两大世界,充分实现数学教育的科学价值和文化价值.在剖析了数学课程改革的纯科学主义取向转而同时重视对人文价值的追求,批判了数学认识的欧洲中心主义,厘清了数学教育价值观的整合的基础上,提出要在多元文化的广阔视野中考察数学课程.多元文化视野中的数学课程首先要求从文化层面来关注数学课程及数学课程改革,并进而能以多元文化的观点加以透视;在数学课程中应摆脱对于数学认识的欧洲中心主义;对于数学教育价值的认识则要力求避免片面的极端的人文主义或科学主义.多元文化取向的数学课程应当是重视所有文化中的数学成就与数学思想方法,充分实现数学教育的人文价值与科学价值;而在实施多元文化取向的数学课程时,民族数学是值得注意的重要内容,并以非洲莫桑比克农民建造“矩形地基”通常采用的两种方法为例指出了其对数学新课程改革同样有重要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