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

来源 :山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jimmyecc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估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分析自2010年7月至2016年8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内镜室行超声内镜检查且经内镜或手术治疗或经内镜下活检明确病理性质的98例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患者的超声及临床病理资料。通过比较超声内镜诊断结果与内镜切除术后或活检后或外科手术后的病理诊断结果,计算超声内镜鉴别诊断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性质和起源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结果:通过回顾性收集98例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患者基本信息、超声内镜、病理等相关资料得出,98例患者中男性48名,女性50名,年龄32岁-81岁。98个病变分别位于食管39例,贲门8例,胃部45例,十二指肠6例;病变起源于黏膜层39例,黏膜肌层33例.黏膜下层11例,固有肌层15例。98个病变平均大小为7.04±4.82mm,其中最小值为1.2mm,最大值为26.2mm。获得病理的方法有组织活检、内镜下治疗及手术治疗,其中行组织活检7例(其中息肉4例,早癌3例)、EMR治疗59例、ESD治疗29例;另有3例(均为间质瘤)因内镜治疗术中发生穿孔而改行腹腔镜辅助全层切除术。超声内镜对98例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判别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为89.80%、96.58%、96.16%;对病变起源判别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为97.96%、99.05%、98.44%。结论: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及病变起源的判断均较为准确,有助于指导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内镜下鉴别诊断及治疗方式的选择。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为了综合比较单双脉冲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LIBS)在液体中重金属元素的检测效果,利用自建的液相射流单-双脉冲LIBS技术装置,对AlCl3水溶液中的Al元素LIBS特性进行测量和分析
主要依据成矿作用方式、基本成矿特点及关键控矿标志等 ,将新疆北部的主要原生金矿新划分为 7个矿床类型 ,分别是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韧性剪切带蚀变岩型金矿、微细粒浸染型
期刊
结合某发电厂使用的300MW的汽轮发电机设备,分析其电刷与集电环产生烧损情况的主要原因,对运行维护、产品质量以及设备安装等工作进行分析,确定处理这种发电机设备的转子集电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