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责任视域下非弱势群体的弱势心态研究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wanjiang19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弱势群体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其产生的弱势心态给个人、家庭乃至社会带来各种负面影响。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自卑、无助、愤懑等弱势心态也开始在非弱势群体中出现,并且具有逐渐蔓延的趋势,这不仅不利于个体发展,而且会给社会稳定带来危害。弱势群体及其弱势心态的已有研究一直作为社会学的研究范畴,但是非弱势群体作为一个由多层次社会人员构成的社会群体,其弱势心态的形成和发展与非弱势群体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社会认知、道德判断等密切联系,非弱势群体的弱势心态问题并不只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反映出某种价值取向的社会思潮。矫正非弱势群体的弱势心态不仅需要社会管理措施,而且需要对非弱势群体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和思想教育。因此,非弱势群体的弱势心态研究就成为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的范畴。本文侧重于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角度,综合相关学科的研究观点,基于非弱势群体及其弱势心态的调查结果,致力于探讨如何引导非弱势群体的价值取向,提高非弱势群体对社会发展进程所存在的不完善的包容性。本文将非弱势群体的弱势心态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首先,梳理了课题研究的基本概念,运用文献研究和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从社会认知、情绪情感、意志品质、行为表现四个维度分析非弱势群体弱势心态的表现;其次,从经济收入、文化背景、个性特征以及心态失衡四个方面对非弱势群体的弱势心态的产生进行原因剖析,并进一步从道德责任推崇的义利观、追求的精神境界、价值判断标准和行为规范等方面探讨了道德责任对非弱势群体弱势心态的作用机制;最后,从提高个人心理能力和适应能力、引导主流价值观念等方面,论证了以增强非弱势群体的道德责任为主导的矫正策略,同时概括了重视民生建设和制度保障等需要相应完善的社会管理措施,促进个体健康发展,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其他文献
国家之间的投资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自然而然投资者与东道国之间的争议解决机制也是这个战略实现的重要部分。目前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在各自的BIT或者自由贸易协定中约定IC
介绍了按主叫用户所在地接入特定平台的业务目前的实现方法,从客户感知和网络层面剖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通过168增值业务平台提供语音提示和呼叫中途转接的一种新的解决方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