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鲜板栗仁的保鲜目前还是个难题,本试验采用吸附剂对新鲜板栗仁进行保鲜研究,考察板栗仁包装前,不同的去种皮、护色方法对板栗仁色泽的影响;消毒杀菌对微生物和胀袋的影响;着重研究吸附剂的选择和优化以及温度,包装材料对装有吸附剂的板栗仁保鲜的影响。筛选出有效地保鲜处理方式,确定适宜的袋装板栗仁贮藏保鲜的技术参数,本试验得出以下结果:
不同去种皮处理和护色处理组合中湿热法85℃浸烫0min-5min立即去种皮,之后在自来水中冷却10min,然后用的0.5%Vc+0.5%柠檬酸+0.2%EDTA-2Na护色液护色30min效果最佳。
3种消毒杀菌剂9个不同浓度处理板栗仁的试验中,0.1g/L次氯酸钠和0.15%脱氢醋酸钠的消毒杀菌,胀袋时间推迟2-3d,微生物受到抑制,效果相对较好。
3类吸附剂分别贮藏保鲜板栗仁,前2类分别设置4种组合,通过对每一小组的呼吸强度、硬度、色度、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水分含量、淀粉含量的分析比较,相同贮藏条件下表明,4号(Na2SO3(FeSO4+Ca(OH)2)+CaO+CaCL2+KMnO4)加了能吸收乙烯的高锰酸钾,效果没有3号(Na2SO3;(FeSO4+Ca(OH)2)+CaO+CaCL2)理想,因为可能是加入氧化性的高锰酸钾与还原性的吸氧物质发生反应降低了吸附能力。3号相对而言具有更好的保鲜效果,FeSO4+Ca(OH)2+CaO+CaCL2组合与空白相比推迟25d、Na2SO3+CaO+CaCL2组合推迟了15d左右发生胀袋,保持较好的口感和颜色,显著抑制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JPOD)活性,延缓水分含量、硬度下降,贮藏30d时淀粉含量分别为0.1357g/g、0.1653g/g比空白对照高0.076g/g和0.1056g/g。
挑选上述吸附剂中保鲜效果较好的的吸附剂3号再次做实验比较,通过对13个指标的测定分析,结果吸附剂A(FeSO4+Ca(OH)2+CaO+CaCL2)效果优于吸附剂B(Na2SO2+CaO+CaCL2)。
吸附剂的量的多少对贮藏效果有影响,相同的板栗仁量,当吸附剂量少时,贮藏天数也少,随着吸附剂量的增大贮藏时间增长,当吸附剂量为(3gFeSO4、1.5gCa(OH)2、1.5gCaO、0.75gCaCL2)时可以贮藏100g板栗60d,效果较好。吸附剂的粒度大小对板栗仁的贮藏效果几乎没有影响。
温度是影响板栗仁贮藏的重要因素,在高温(28℃-32℃)贮藏条件下,失水严重,呼吸旺盛。室温(10℃-20℃)条件下呼吸作用降低,失水量少,保持较好的硬度和颜色,虽然在数值上微逊于低温(2℃-6℃)条件下的贮藏,但在整体上和低温下差异不显著,考虑到经济成本问题,本试验认为室温下贮藏效果良好。
包装袋材料的不同显著影响板栗仁的保藏效果,包装袋的透气性是保证袋中食品质量的关键,尼龙聚乙烯复合袋、聚乙烯、尼龙袋3种包装材料相比,尼龙袋的透气性较差,气体交换较困难,有一定的护色作用。从整体效果上看,尼龙包装效果最佳。
板栗仁硬度与细胞壁构成成分、细胞间结合度、细胞内组成及细胞膨压等许多因素有关,本研究表明,板栗仁软化与细胞壁细胞间结合的主要成分果胶物质以及其相关的分解酶活性的变化有密切关系。板栗仁细胞壁多糖物质中的果胶物质含量发生变化,特别是可溶性果胶含量上升和果胶总含量的下降是果肉软化的主要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