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患儿左乙拉西坦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构建及应用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zcz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建立测定人体血浆中左乙拉西坦血药浓度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目的:建立癫痫患者血浆中左乙拉西坦(LEV)药物浓度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方法。方法:用含药血浆样品建立并验证测定人血浆中LEV血药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以地西泮为内标,血浆样品用乙腈进行沉淀蛋白,采用C18色谱柱进行分析,流动相为甲醇-水(梯度洗脱),流速为0.9 mL/min,柱温为40℃,用于定量的反应离子对为m/z171.1-m/z126.1(LEV)和m/z285.1-m/z193.0(地西泮),同时考察该方法的选择性、定量下限、响应函数和校正范围(标准曲线性能)、准确度、精密度、基质效应以及稳定性。结果:建立了血浆中LEV的LC-MS/MS定量分析方法,血浆中LEV浓度在0.025μg/m L~2μg/mL,线性关系良好(y=5.62×10-3x+2.38×10-2,R2=0.9998),样品前处理过程简单,同时进行了严谨的方法学确证,可用于LEV的定量分析。结论:建立了测定LEV的血药浓度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方法,该方法专属性强,分析时间短,线性范围合理,样品处理过程简便,适用于血药浓度监测及药代动力学研究。第二部分癫痫患儿左乙拉西坦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构建及应用目的: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NONMEM)方法构建中国癫痫患儿左乙拉西坦(LEV)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并基于模型进行个体化给药模式的建立及应用。方法:回顾性收集298例口服LEV癫痫患儿(6月16岁)的318份血药浓度数据及相关信息。用NONMEM及辅助软件建立癫痫患儿的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并考察人口学信息、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 GFR)、合并用药等固定效应对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最终模型用拟合优度(GOF)、自举法(Bootstrap)进行内部验证以及正态化预测分布误差(NPDE)评估模型参数的精确度,通过蒙特卡洛模拟建立个体化给药模式。结果:最终模型CL/F的群体典型值为4.31 L·h-1,将V/F固定为20 L。其中体重、LEV每日给药剂量以及肾小球滤过率对CL/F的影响较大,30kg的儿童服用LEV500mg q12h.漏服一次时补救750mg效果最佳。结论:用NONMEM法初步建立了服用LEV癫痫患儿的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经验证模型稳定可靠,可用于预测血药浓度,为临床指导用药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比较超声引导下连续腰丛神经阻滞(Continuous Lumbar Plexus Block,CLPB)联合单次坐骨神经阻滞(Sciatic Nerve Block,SNB)与连续硬膜外阻滞(Continuous Epidural An
目的:探究C-藻蓝蛋白(C-phycocyanin,C-PC)对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 1,TGF-β1)诱导后宫颈癌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
目的:探讨应用支撑钢板治疗累及后柱的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就诊于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的累及后柱的胫骨平台骨折30患者。该组患者均采
目的:分析miR-373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与临床分期相关性,观察miR-373对胆管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为miR-373作为胆管癌的诊断及治疗靶点提供新的证据。方法:1.收集胆
雷达探测是一种发现无人机目标的有效途径,然而小型无人机具有尺寸小、运动状态多变、飞行环境复杂等特点,导致回波信号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微弱,这给雷达探测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通过延长积累时间对更多的回波进行相参积累可以提升回波SNR。但在长时间积累过程中目标回波常伴随距离徙动和多普勒扩散问题,传统积累方法失效。所以,校正回波距离徙动和多普勒扩散是提升雷达探测小型无
目的探讨人源重组蛋白颗粒蛋白前体rhPGRN(recombinant human progranulin,rhPGRN)对软骨细胞C28I2和巨噬细胞RAW264.7增殖、自噬和内质网应激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Ni-
目的:探讨嗜铬粒蛋白A(chromogranin,CGA)衍生多肽bCAT联合卡泊芬净(caspofungin,CAS)及载bCAT纳米粒子(bCAT-NPs)联合超声对白色念珠菌生物被膜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以标准菌株AT
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表面温度及其分布的精准测量对发动机的设计、试验和维护等环节至关重要。晶体测温方法具有尺寸小、精度高、可阵列式分布、无需引线等优点,尤其适用于涡轮转子叶片榫头、缘板以及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环境下高速旋转部件等特殊位置的表面,可以提供精准的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表面温度分布信息。本文以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晶体测温的判读技术需求为背景,开展SiC晶体测温技术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SiC晶体晶
光酸作为一类酸度可以通过光控制的分子,在许多化学反应,生物功能和材料特性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这些应用均与质子转移密切相关,而质子转移过程可以使用不同类型的光酸
扩底桩作为一种较新的桩基础形式,是对传统桩基础的一种改进。通过对桩端直径的人为扩大,从而实现牺牲一部分桩身摩擦力来提高桩端承载力。这样扩底桩相对于传统灌注桩就有加固软弱下卧层效果好、施工后沉降小、承载抗拔性能好等特点。近年来扩底基础在输电线路基础结构、高层软弱下卧层基础结构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现有的扩底桩形式还存在着施工复杂、成本高、施工周期长、噪音粉尘污染大等特点。而对于扩底桩基础的研究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