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巫术宗教文化研究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f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言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它对《史记》、《汉书》以及我国古代散文、小说等叙事文学均有很大的影响。《左传》的产生也使得历代的文人对其论说纷纭,赞美与指责均有之。指责的焦点则大多集中在《左传》所反映的巫术宗教文化层面上,历代的文人如王充、范宁、韩愈、朱轼等人,认为其“虚妄”、“浮夸”、“好怪”,有违于历史的真实。本文试图从文化学的角度,通过文献学和比较的方法,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对这一特殊时期的文化现象重新进行定位分析。论文分为四个部分: 引言:追根溯源,探讨巫术宗教文化的产生及其在夏、商、周时期的发展演变历程,通过一些历史文献的分析,可以看到夏商时期文化的主体特征还是巫术宗教文化,而到了周代,巫术宗教文化开始衰落,理性意识开始崛起,巫术宗教文化的人文特征开始萌芽。 第一部分:主要对《左传》里面巫术宗教文化的非理性认识进行分析研究,概括归纳《左传》里面的巫术宗教文化残留的神秘性的一面。 第二部分:运用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相结合的方法对《左传》里面的巫术宗教文化特征进行定位分析,分析《左传》巫术宗教文化蕴含的“德”、“礼”、“信”等人文内涵。 第三部分:主要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左传》记载的春秋时期巫术宗教文化现象,分析《左传》记录这一现象的原因。 第四部分:主要是从审美的角度阐述巫术宗教文化对《左传》文学性产生的价值及其影响。
其他文献
生态女性主义(ecofeminism)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西方,是在女性主义已形成一定气候、环保运动开始步入正轨以及女性主义者对环境保护运动的积极号召和参与的背景下形成的主动
学位
学位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是长期以来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结果。熬夜损害健康这已是许多人的共识,而专业人士更是表示,熬夜其实最“伤心”!  孙博士心血管诊室  媒体人为何屡屡中招  ●记者:我的一个本地同行,前阵子在连续值了两个夜班后倒在了办公室再也没有起来。而他所在的这家媒体像他这样熬夜后猝死的案例几乎年年都有,想起来都令人心惊!  ○孙宏涛:说到这个,我想起了几年前看的一篇文章:《疲惫的中国》,文
医学指导/吴丹明(辽宁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主任)  【新闻背景】:  希拉里·克林顿担任美国国务卿的最后一段时间里,身体状况出现了问题。从事脑损伤和创伤治疗的专家马修斯医生说:“由于希拉里常花大量时间乘坐飞机,她的一条腿上可能已形成了一个深层静脉血栓,而这个血栓可能会游走到她的大脑附近,引起肿胀并导致视神经产生无法修复的损害,这最终可能会导致失明。”一时间,希拉里可能失明的消息登上世界各大媒体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