蟠桃种质资源评价及其主要性状遗传规律研究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yfa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蟠桃种质资源为试材,研究了21个品种的开花生物学特性和果实主要经济性状,并根据性状鉴定评价结果选择亲本,配置13个杂交组合,研究其果实形状、花粉育性、果实大小、果实风味、果实成熟期等主要性状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 1.蟠桃花期较早,所有品种均为蔷薇型花,雌蕊低于雄蕊,除肉蟠桃和晚蟠桃外,其余品种均有花粉。 2.71.4%的蟠桃品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介于12.1~14.0%之间。61.9%的品种可溶性糖含量介于9.01~10.69%。52.4%的品种可滴定酸含量介于0.20~0.30%。73.7%的维生素C含量集中于6.01~9.00mg/100g。85.7%的蟠桃品种果实风味甜香。 3.北方品种群的蟠桃肉质较硬,所有南方品种均为软溶质。除黄金蟠桃、黄肉蟠桃外,其余蟠桃品种果肉均为白色。蟠桃果实成熟期集中于花后106~115天及121~130天。 4.桃果实形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扁平形(S-)对圆形(sa)为完全显性,本研究所有蟠桃品种的基因型均为显性杂合的Sasa。通过圆桃与蟠桃杂交不能获得高度介于桃与蟠桃之间的新类型。 5.蟠桃花粉育性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花粉能育(Ps)对花粉败育(ps)为显性。所有花粉能育的蟠桃亲本均携带败育基因ps。亲本中有早魁蜜品种的组合,杂种后代花粉能育单株明显高于花粉败育单株。 6.蟠桃果实大小的遗传受多基因控制,果重的遗传力h~2=0.49。不同亲本品种的性状传递力不同,亲本之间的配合力均影响杂种后代果实大小。 7.杂种后代蟠桃单株果实甜、酸甜、甜酸、酸四种风味均出现,尤以甜风味为多。 8.蟠桃果实成熟期属数量性状,由主基因控制,修饰基因影响主基因的作用。成熟期的遗传力h~2=0.85。成熟期超亲现象明显。不同亲本、亲本组合影响后代成熟期的分布。
其他文献
残疾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由于自身缺陷在社会生活中往往会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存在自卑、孤僻、依赖、敏感多疑等心理问题,需要得到社会的关注和引导.rn班主任是学校
期刊
Sparse code multiple access(SCMA) is a competitive nonorthogonal access scheme for the next mobile communication. As a multiuser sharing system, SCMA adopts mes
嫁接作为保护地内茄果类蔬菜克服连作障碍最为理想的一项栽培技术,在茄子的生产中不但抗病,还能提高产量,减少环境污染,经济效益显著,因此在生产中已得到了广泛应用,近些年,
试验以52个梨品种和3个杂交组合67株实生树果实为试材,研究了梨风味品质和若干果实性状的遗传,结果表明:梨风味品质主要取决于果实糖酸含量及其配比关系,糖酸比25-50、可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