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亚波长光学结构由于具有突破衍射极限、近场局域增强、选择性吸收与辐射等光学特性,在生化传感、纳米光刻、高分辨率显微成像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随着微纳光学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与微纳加工技术的逐步发展,微纳光学器件的研究逐渐成为现代光学领域当中重要的课题之一。其中,亚波长光学完美吸收器由于能够对特定波长或波段范围的电磁波实现近完美的吸收,近年来成为隐身技术、光伏系统、图像处理、高灵敏度传感等国防和民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亚波长光学结构由于具有突破衍射极限、近场局域增强、选择性吸收与辐射等光学特性,在生化传感、纳米光刻、高分辨率显微成像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随着微纳光学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与微纳加工技术的逐步发展,微纳光学器件的研究逐渐成为现代光学领域当中重要的课题之一。其中,亚波长光学完美吸收器由于能够对特定波长或波段范围的电磁波实现近完美的吸收,近年来成为隐身技术、光伏系统、图像处理、高灵敏度传感等国防和民用领域的研究热点。本论文将薄膜干涉与表面等离激元共振原理进行融合,利用亚波长薄膜结构与光栅结构,实现了波段可调双向完美吸收器的设计,通过数值计算方法分析了结构的吸收特性,探究了实现近完美吸收的物理机制。主要研究工作如下:首先,我们根据薄膜干涉原理设计了一种金属-介质交替排列的六层薄膜结构,时域有限差分法与传输矩阵法相结合的计算结果表明,在非对称法布里珀罗腔波长选择性吸收与薄膜干涉相消的共同作用下,当电磁波入射到覆盖有薄金属膜表面时,吸收器能够在771nm波长处实现超过99.90%的窄带吸收率,具有约为20nm的半峰宽;当电磁波入射到覆盖有电介质薄膜表面时,吸收器在500-1450 nm波长范围内实现了平均吸收率为96.02%的宽带完美吸收。根据基尔霍夫定律,吸收器在热平衡状态下的吸收率等于其辐射率,因此该双向吸收器的一侧可用于广谱吸收,而另一侧则用于窄带热辐射。进而,基于表面等离激元共振原理,我们将时域有限差分法与严格耦合波分析法相结合,设计了一种金属-介质交替排列的一维光栅结构,当光源入射到顶层为介质膜的光栅表面时,在局域表面等离激元、腔模和导模的共同激发与耦合的作用下,结构在500-3500nm波长范围内具有91.46%平均吸收率;当光源入射到顶层为薄金属膜的光栅表面时,由于局域表面等离激元与磁激元的共同激发,结构在2793nm波长处具有99.90%的窄带吸收率,半峰宽为169nm,同时折射率传感灵敏度可达到1397nm/RIU。最后,我们对全文的工作进行了总结,阐述了所提出的亚波长可调波段双向吸收器在太阳能吸收再辐射与生物传感领域的应用价值,说明未来工作将致力于实现所设计吸收器的器件化,进一步引入其他色散特性材料进行吸收特性以及热稳定性的实验研究,并扩展性地研究其紫外波段完美吸收特性。
其他文献
增湿除湿(Humidification-Dehumidification)海水淡化技术具有规模灵活、投资小、适用于分散化的淡水需求、易于与低品位能源结合和避免了在传热面结垢的现象等特点,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基于能量守恒和质量守恒原理,建立了增湿除湿系统的理论计算模型,研究了喷淋料液流量、喷淋料液温度、空气流量、冷却水流量和冷却水温度对系统产水量和GOR(Gained Output Ration)的
海底管道、线缆通常利用海底开沟机进行开沟埋设达到保护的目的。海底射流开沟机通常用于剪切强度较小的泥沙底质的施工作业,而喷冲臂是射流式开沟机的重要构件,其将管道中的水流进行分配,高速射出后作用于海底底质,将泥沙冲起以达到开沟的目的。本文针对孟加拉海域海底地质条件以及开沟要求,进行海底射流式开沟机喷冲臂研究与设计。首先,运用基于泥沙启动理论的泥沙冲刷模型对淹没射流泥沙冲刷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多个因
我国南海海域受西太平洋热带气旋和台风影响频率很高,台风过后的海域波浪大多为双峰谱波浪,对海洋浮式结构物的安全有潜在的威胁。本文通过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了浮式结构物在双峰谱波浪、单峰谱波浪作用下运动响应的对比研究,分析了双峰谱波浪对浮式结构物作用相比于常规单峰谱波浪的潜在危害程度,为我国南海海域海洋工程装备设计提供参考。首先,基于STAR-CCM+建立了波浪数值水槽,进行了网格无关性验证和时间步长无关性
在寒区建筑物的设计里,不仅要考虑到冰利用的情况,也要进行冰灾害的预防,这些均须考虑到冰体的力学性质参数。在上一个世纪就已经开始了对于冰体力学性质的研究,试样方式有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在南北极寒区和靠近极地圈的部分国家的水利工程、航空基建快速发展的当下,对于冰力学性质的研究深度需求不断的增加,本研究利用岩石领域普遍采用的巴西劈裂试验方法来研究冰体力学性质并探究其可靠性,并推广到极地冰区的科学研究当中。
随着近年来淡水资源短缺的情况越来越严峻,全球目前有14亿人缺乏安全清洁的饮用水。为了解决淡水资源危机,水合物法脱盐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与传统的海水淡化方法相比,水合物法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海水淡化方法,而以环戊烷作为客体的水合物更是具有诸多优势。然而,目前水合物法脱盐还存在着能耗高、形成动力学缓慢、脱盐效率低等问题。如何确定一个最佳的反应条件来提高水合物的转化率以及脱盐效率仍然是需要克服的难题。本文针对
海上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是一项高度综合的项目,受水深、水文环境、海上距离和地质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海洋柔性管缆系统技术占有重要地位。由于水下工作环境的特殊性,海洋管缆在位工作期间,需要长期承受风、浪、流以及其联合作用下的多种环境载荷。为了保证海洋管缆在位工作期间的安全性,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安装海洋管缆附属设备对其进行保护。海洋管缆附属装备根据其功能不同,分有多种附属装备。其中,浮力
海床基作为一种重要的海洋信息观测平台,对于我国发展海洋强国的战略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于海床基局部冲刷的研究主要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于在不同水流环境下、不同土质基床上的研究仍然需要继续深入。随着计算流体力学的发展和计算机配置的提高,数值模拟方法将对海床基局部冲刷研究产生关键的影响。本文将对抗拖网海床基进行研究,具体工作内容如下所述:(1)介绍国内外海床基的发展历程、海床基的结构,以及海床基布放、回
潮波在地球自转产生的旋转体系中运动,受重力、流体粘性力和科氏力作用。认识和了解科氏力在海湾潮波运动中产生的影响,对海湾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结合的方法对科氏力作用下的半封闭海湾、河口湾潮流运动以及沙波、沙脊地形下的余环流运动进行研究。第二章介绍计算中所用到的数值模型,包括水深平均二维水动力模型和POM水流模型,并详细介绍了其数值实现方法。水深平均二维水动力模型用于
半胱氨酸(Cystenine,Cys)不仅在调节生理代谢和细胞稳态的生理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而且Cys的体内不平衡与很多疾病有关。因此,在生物系统中精确和快速检测Cys对临床疾病早期诊断和维持生物体的生理功能至关重要。细胞内源性产生的一氧化碳(CO)被发现也是人体中重要的气态信号分子,痕量的CO气体对人体健康和疾病控制具有十分有益的作用。因此,将Cys的荧光探针和光致释放CO分子(pho
极地地区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各类矿产资源极其丰富,同时也是影响地球气候的重要地区。特别的,极地是重要的军事中心,具有连接亚、欧、北美三大洲的最短路径,从北极出发可以最短的距离打击周围的三大洲,而且常年覆盖的冰层是天然的屏蔽场,能够为水下的活动提供良好的隐蔽作用。近年来,极区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由于极地特殊的环境,研究极地冰层在结构物低速冲击下的破坏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冰材料具